秦宜禄受袁术之命,平定庐江的时候,江东的孙策也得到了消息,立即就把周瑜喊过来商议。
周瑜听了之后,双眉紧皱:“袁术乃是冢中枯骨,手下只有纪灵和张勋二将,已无力平定庐江之乱。”
“没想到,从天而降一个秦宜禄,竟然能十回合打败纪灵,其勇武几乎能与伯符你相当,此番只恐庐江将再回袁术之手。”
孙策脸色微微一变,冷哼一声:“庐江和九江二郡,乃我江东必得的江北之地,岂能再让袁术占据?”
“公瑾,我欲出兵攻伐袁术,可行否?”
周瑜微微摇了摇头:“眼下,江东四郡,丹阳、吴郡和会稽皆归伯符掌控,尚有豫章郡扔在刘繇势力之手。”
“虽然刘繇已经病逝,但其子刘基接位,又有华歆辅佐。刘繇父子在江东的影响不小,此三郡之地,多有刘繇故旧。”
“若我军北上之后,刘基和华歆趁机发难,则事有不妙。”
孙策狠狠捶了一下案几,咬牙切齿着:“天杀的秦宜禄,竟然相助袁术,真是可恶之极,有朝一日,策必亲自取其性命。”
周瑜微微叹了口气:“那袁术早晚必灭,庐江郡在刘勋之手,与在袁术之手,并无多大区别。”
“只是,瑜所担心之事,乃是皖县乔氏二女,或许会被秦宜禄所得。”
孙策勃然大怒:“岂有此理,那乔氏二女,乃是你我二人既定的侍妾,秦宜禄岂能轻易取之?”
周瑜一脸的担心:“秦宜禄原本之妻杜氏,便是天姿国色之貌。此人受吕布之命,南下寿春,又接受袁术赐美,足见是好色之徒。”
“皖县守将刘兴,乃是刘勋之堂弟,拒不投降,引得秦宜禄亲自带兵平定。”
“试想,那秦宜禄既得皖县,自然会知大小乔之名,岂能不动心?”
“可恶之极。”孙策怒极,“若那秦宜禄敢动大小乔,我孙策必提兵北上,诛灭袁术和吕布,以报此恨。”
周瑜立即劝道:“伯符,我军欲北上,必须先收复豫章郡,而欲收复豫章郡,必须名正言顺才行。”
“以瑜之见,伯符可马上派人向汉室进贡礼物,规模是前年的两倍,向汉室求讨逆将军之职,以及吴侯之位。”
“如此,不管是北征袁术,还是西讨刘基,皆是出师有名,方可成就江东基业。”
孙策大喜道:“善,就以公瑾之言,派虞翻前往许都。”
此时,寿春城中,袁术已经急得团团转。
从得到秦宜禄平定庐江,率军回师的消息,袁术就知道,他密旨除去秦宜禄的计划已经泄露。
最让袁术头大的是,秦宜禄打的是班师名义。
虽然袁术知道秦宜禄此番回寿春,不怀好意,可他没理由阻拦。
庐江郡共有大军五万,算上秦宜禄从寿春带去的一万,共计六万大军。
此次秦宜禄班师,竟然带了三万兵马,摆明了是跟袁术争夺九江郡的。
袁术害怕啊,急忙召集文武商议此事。
得知袁术竟然密旨让齐常和胡林除掉袁术,阎象等人皆是气愤不已。
阎象说道:“陛下如此做法,岂能不让秦宜禄寒心,以微臣之见,陛下当立即跟秦宜禄和解,并借兵给他,解下邳之围,方为上策。”
“认错?”袁术立即就跳了起来,“阎爱卿竟然让朕跟秦宜禄和解,岂非等于是朕向秦宜禄认错?”
“朕是什么人,是大仲皇帝,朕岂能向人认错?”
杨弘也说道:“既然陛下不肯认错,此局就无法可解,唯有刀兵相见。”
“只是,天下大义,就不在陛下这里,而在秦宜禄处。”
纪灵对袁术是忠心耿耿,哪怕袁术再错,他也会闭着眼睛跟到底。
立即,纪灵就精神抖擞道:“陛下勿忧。”
“寿春城除了守城的两万大军,还有三万护卫皇宫的羽林军,兵力超过秦宜禄两万。”
“且寿春城城池高大,粮草器械充足,秦宜禄攻城不下,只能退军。”
“秦宜禄新占庐江郡,民心未附,士兵更是多有心向陛下者。”
“纵然秦宜禄武艺高强,只要末将提兵前往,陛下天威所至,秦宜禄屑小之辈,自然只能引颈就戮。”
袁术大喜之极:“朕有大将军文武双全,何惧秦宜禄。”
“大将军,寿春城的防守之事,朕就全权拜托给你,万勿让朕失望。”
纪灵朗声说道:“陛下放心,有末将在,绝对不会让一个叛军登上寿春城头。”
袁涣说道:“陛下,臣以为,大将军固守寿春可为一策,二策可让张勋将军提兵回援,内外夹攻之下,则叛军必败。”
杨弘摇了摇头:“不可,那秦宜禄武艺绝伦,又统兵有方,才能半月平定庐江郡,此人之能,不在吕布之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694001_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