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为英果类朕,朕最喜欢的儿子。”
完了!
李恪听到李世民的话后,下意识翻白眼,这就是给他招恨呢!还有比这更加招恨的事情吗?
没有,绝对没有!
瞧瞧,太子的神色如何,他背对着看不到,小胖子的脸色却有一抹极为难看的神色一闪而逝。
其他几个年纪尚小的兄弟也是一脸羡慕。
现在年纪小羡慕,将来长大,懂事了,有争储之心后,可就难说思及今日是羡慕还是恨喽!
“给你。”就在此时,李世民又摸出一物递给李恪:“手持这块调兵令牌,长安之内,你可随意调动两千兵马,任何敢违抗你命令者,你可先斩后奏!”
李恪本来伸出手要接,听到后面的话,下意识想要缩回去。
他完全没想到,还真有更招恨的大招!
长安城内随意调动两千兵马!
此赏赐可真的有些太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大唐的天下,除了太子东宫五千卫率效忠太子外。
天下兵马,尽归帝王调动。
现在他拥有长安城两千兵力调动权,相交太子李承乾只差三千。
朝中大臣纷纷变色。
李泰嫉妒羡慕,眼睛有些发红的盯着李世民手中的调兵令牌。
本并不强烈敌视李恪的李承乾,也不由攥紧了隐藏于袖中的双手。
一时间,大殿内十分的安静。
大家都在等待李恪的选择。
松赞虽察觉气氛有些异样,可同样身为君主,他更多是被李世民表现出的那种气度所折服。
“儿臣不喜舞刀弄枪,父皇还是将此物收回吧,父皇若是真的想奖励儿臣,不若今后对儿臣稍稍……就稍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何。”李恪抬手用拇指和食指比划着稍稍的范围,玩世不恭笑着。
李世民也随意笑了笑,竟然很好说话的点头:“那好吧,今后为父对你稍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你去胡闹,不过要适可而止。”
“谢父皇。”李恪心中高兴,宣之于表,一张稚嫩面皮顿时露出极为灿烂的笑容,欣然谢恩。
事情就此算是作罢。
许多人暗暗松了口气。
李承乾、李泰便是其中之一,只是二人对待李恪的态度已经转变。
纵使李承乾,也放弃了不与李恪为敌的想法。
李恪心知肚明,他瞧着与松赞谈笑风云的李老二,就有些郁闷。
他现在是真搞不清楚李世民想干什么了。
历史告诉他,李世民想要让他的儿子们,避免走他的老路,手足相残,为此甚至不得不以牺牲帝国未来。
在最后选择性子温和软弱的李治为继承者。
他明明表现出无心争储,李世民应该高兴,放任他退出才是。
现在完全反过来了。
李世民是不断的,一步步逼着他,让他被李承乾等人敌视。
他想不明白,只能说,这个糟老头坏的很!
脚底长脓包,腹中冒坏水……
“你们说魏王和吴王的诗,谁的更好一些。”
“肯定是吴王了,魏王的四句咏风诗,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四句诗词虽然应景切题,诗意也算柔美,可比不上恪殿下那两句九州震荡风雷激,四海翻腾震山岳!”
“不错,这两句写出了恰印证中原九州,兵如风雷,又如四海翻腾,短短两句诗词,将我神州大地的兵威描绘的淋漓尽致!”
“以我看,画龙点睛的还是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待剑拔弩张的气氛消失,宴会继续进行后,众人纷纷开始议论对比李泰和李恪的两首诗。
李泰的诗自是被批的差一点一无是处。
很快,文武便舍弃了对比两首诗,对李恪的诗产生了争执。
武将更喜欢九州震荡风雷急,四海翻腾震山岳这句。
文臣则更喜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
李泰听身后传来的窃窃私语声,不由咬紧了牙齿。
“大唐皇帝陛下。”便于文武之间的争执越来越热闹之际,吐蕃大相禄东赞起身,恭敬俯身道:“大唐兵威如恪殿下所言,九州震荡,四海翻腾,据闻大唐有意对吐谷浑发起战争。”
殿内议论瞬间消失。
对吐谷浑作战,虽说并不算秘密,可毕竟大唐君臣还处于筹备阶段。
松赞干布观唐朝君臣脸色变冷,笑着解释道:“皇帝陛下请不要生气,对于吐谷浑,我吐蕃一样痛恨。”
“完全赞同皇帝陛下出兵征讨吐谷浑,吐蕃可以与大唐联手,共击吐谷浑!”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674561_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