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道:“光远,你先回去吧,我和大哥,二哥,在此还能有个照应,你回去之时可要一路保重才是。”
刚才在谈论其他事情之时,秦光远没想起来他一人该怎么回北平,朱高遂的这一番话让他想明白了,以前,与朱家三兄弟一起走的时候好歹还能有个照应,现在就只有他一人了,这安全性可该怎么办?
若是王成周半路给他们下黑手怎么办?只有一个卞武,即便对他能有百分之百的忠心,但卞武一人又怎么能保护了他?
真是高处不胜寒啊,前世秦光远还只是个普通人的时候哪里为自己的安全操过心。
朱高炽城府是深了些,但也还是极为善解人意的,竟直接道:“光远,这些护卫你便带着吧,我等兄弟留在此也不过是对父王有些掣肘罢了,是绝无性命之忧的,留着这些护卫也无用。”
秦光远在自己的性命面前绝不会装大尾巴狼的,笑了笑,马上便道:“好,如此便多谢世子殿下了。”
那速度快的深怕朱高炽反悔了一般。
“世子,二王子,三王子,如此我便赶路,你们三人也马上前往孝陵吧,放心,你们不在北平的这段日子我会替你们照顾好王爷的。”
秦光远丢下这句话后,便带着朱棣派给朱家兄弟的护卫直接朝着城外而去。
朱高煦在后面不满的嘀咕道:“这小子永远都是那般贪生怕死。”
朱家三兄弟在秦光远走了之后也没回王府,直接便去了孝陵,孝陵反正迟早都是得去的,耽搁再多时间也并无太大用处。
秦光远和朱家三兄弟各自去了自己该去的地方后,朱允炆那里便第一时间接到了消息。
“高阳郡王没发脾气便乖乖去了孝陵?”朱允炆对朱高煦的脾气有所理解,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给朱家兄弟传口谕的那个太监在下面恭敬的回道:“没有。”
这个小太监在外面对任何一人可以趾高气扬,但对皇帝却必须得是恭恭敬敬,在皇帝面前都没有恭敬的话,那他离死估计不远了。
“秦光远已出城了?”朱允炆又问道。
“是,不过,他出城之后便直接去了城外的客栈,并没有准备继续动身的打算。”那小太监继续回,作为皇帝的心腹必须得对皇帝的问题有问必答。
朱允炆虽依旧有些费解,却也是挥手遣走了那小太监,才对一旁的齐泰和黄子澄,道:“秦光远如此做是何意?”
黄子澄回道:“禀陛下,臣觉着秦光远此举应当是在打探燕王三子之情况,只有在燕王三子安然无恙之时,他方才能够放心的离开京师。”
“是吗?”朱允炆有些不确定的反问道。
齐泰则是道:“臣倒是觉着秦光远留于那里恐是有鬼把戏的,况且陛下口谕是让他即刻返回北平,他在京师外的客栈逗留又是何意,这可是抗旨不遵。”
没等朱允炆回应,方孝孺则道:“齐大人所言未免有些太过小题大做了,秦光远留在京师外面的客栈若只想只想燕王三子的情况,这恰恰说明秦光远还是有忠义之心的。”
朱允炆一直未说话,他下面的三个臣子倒是为此争论开来了,黄子澄却是反驳道:“秦光远他或许是打听燕王三子的情况,但也只是因把燕王三子独留在应天府回去之后没法与燕王交代吧?”
方孝孺回道:“固有此原因,但秦光远私下与燕王三子的关系匪浅,应当也有关系他们的心思在里边吧,有关于秦光远之事你们二位也曾听到一些吧?在北平他的所作所为也不像是无情无义之人。”
朱允炆听了方孝孺这话,好奇的问道:“方大人,你不是一直说能写出那样小说之人必定不是良善之人?”
方孝孺想都没想便回道:“老臣是说过此言,可据查到秦光远在北平的一举一动又是另一番情况,这个秦光远到底是何种人,老臣好真就不敢说。
不过有一点儿,老臣还是可以保证的,秦光远此人头脑够聪明,燕王儿子脾气确实暴躁了些,但却能在秦光远的开导之下收敛了脾气,昨日之事,陛下单独给秦光远与燕王二子下了口谕,若不是秦光远在,燕王二子定会升起事端来的,昨日一整日,燕王二子不是都在与府中的人下着五子棋吗?”
在京师的燕王府邸之中朱棣时长不在此处,各方势力安排的眼线不少,方孝孺能知晓了昨日秦光远和朱高煦在燕王府的一举一动也并不算稀奇。
燕王所发生的事情还是有人首先报到朱允炆这里,然后朱允炆又与他们三人讲的。
黄子澄接着方孝孺之言回道:“陛下,臣还真就研究了几番那个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