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论接着讲到袁绍对于麾下谋士们相互诋毁竞争的反应。
他居然毫不在意!
他居然认为这是正常的,是良性竞争!
他就从来没有看到过曹操这边,麾下的谋士是多么地团结,发现问题只会商讨,基本上很少有起争执的时候,即使是起了争执,很快也会被解决,根本就不存在相互诋毁的时候。
反观袁绍这里,简直都快要成为日常了。
但袁绍还是相比较其他人更喜欢郭图和审配,最后也是听取了他们的意见。、、
审配和郭图都主张按照袁绍的决定,立即集结十万精兵,向许都挺进。审配和郭图为什么要这样主张呢?审配可能是事情太多忙糊涂了,至于郭图,则完全就是在拍马屁。
因为郭图这个人他很清楚袁绍的秉性的,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自以为是,刚愎自用。
更何况袁绍刚刚经过界桥之战,打败了公孙瓒,成为了北方最牛的一个诸侯,风头一时无两。
这等风头正劲之时,袁绍他自然是要更飘了。
他觉得他气壮山河,他可以气吞万里如虎,他现在求胜心切,不耐烦搞什么运动战、游击战、持久战。
按照沮授和田丰的话,那样还要磨蹭个三四年,才能把曹操干掉。
太长了。
他不耐烦,他不痛快,他不潇洒。
而郭图,是深深明白袁绍这个人的性格的,所以才对袁绍进言,反对沮授说:这个用不着了,兵书上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敌则战之,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的力量如果十倍于敌人,我们就把他围起来;如果五倍于敌人,我们就去进攻;如果和敌人正好相当,我们就可以打他一仗。现在我们的军队是曹操的十倍啊!我们为什么还要做这种小动作呢,什么运动战、游击战、持久战?以我们袁公之英明、神武,以我军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消灭一个小小的曹操那不是易如反掌吗!
这又是一套空话,马屁精最会说这种话。而马屁精的话又是最靠不住的。
但是袁绍是个喜欢听马屁的人,他听了以后马上就沾沾自喜了。沮授一看情况不妙,就再出来说话。
这一回沮授的话就说得比较重了,直截了当地指出了利害关系:平定动乱,诛灭残暴,这个叫做义兵;穷兵黩武,仗势欺人,这个叫做骄兵。义兵从来就是胜利的,骄兵从来就是要失败的。现在天子在许,我们师出无名,于义则违,在政治上就先输了一招;而我们恃强凌弱,仗势欺人,在道义上又输了一招;如果我们再不讲究一点策略,我们还要急功近利,我们还要先发制人,我们还向毕其功于一役,那么我们在策略上又输了一招,这个战争是肯定打不赢的。
这一下子,话语难免有些冲,可是惹恼袁绍了,因而以出不吉利之言语的理由,将他给踢出了军师团,不再复用。
袁绍因而在道义上输了明公一招,政治上输了明公一招,紧接着又在用人上输了明公一招。
而因为用人不当,所以在谋略上又输了明公一招。
这第五招,却又是输在了指挥上。
虽然策略上输了一招,但是袁本初毕竟兵多将广,政治上的失利完全可以通过军事上的实战挽救回来,夺取胜利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最终他还是失败了,究其原因,还在于一个指挥不当上。
明公栖息白马的时候,他不守白马去救延津,中了明公的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是一误。
明公以退为进,目的是拉长他的补给线,而袁绍却上当受骗,挺进官渡是二误。
相持阶段,许攸建议袁绍出奇兵突袭许都,劫持天子,袁绍不采纳是三误。
明公奇袭乌巢的时候,袁绍不派重兵救乌巢,听信郭图的建议,派重兵攻官渡,丢了乌巢,这是四误。
可以说在这场战争中,袁绍的指挥是一误再误。所以与其说官渡之战的胜利是明公用兵如神,不如说是因为袁本初愚蠢透顶。
“好!”看到这里,曹操忍不住又是高声叫了一声好,然后目光仅仅盯着策论上的字,显然已经是看入迷了。
再者,就算袁本初因为用人不当、组织失和、谋略失误,再怎么昏庸,其官渡一败也不至于一蹶不振。
但是恰恰官渡一败之后,袁本初却心胸难平,居然吐血而死。所以也就暴露出了他的第六个问题。
那就是继承人的家务问题。
袁本初不但谋士窝里斗,家庭也在闹家务。
他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中子袁熙,小子袁尚,袁本初喜欢谁呢?袁尚,为什么呢,因为袁尚长得漂亮,于是决定立袁尚为接班人。因为大概袁绍这个人也是一表人才,是一个帅哥,然后他三个儿子当中小儿子最帅,于是袁绍就认为老帅哥的接班人那就应该是小帅哥,荒唐嘛,这不是荒唐嘛!但是他这个话说不出口啊,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