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犹豫一下,还是婉拒道:“父皇,要不三五年后,您到华亭,亲自去看看?”
李二没好气的瞪了李泰一眼,你以为身为皇帝,是那么容易出长安的吗?
既然孩子心里有素,李二亦没在多问,大不了让自己的百骑,多收集华亭方面的消息就是。
李二接下来又教导李泰,关于怎么去处理政事这一块。
未久,李二邀请的众臣,陆续来到丽政殿。
而长孙皇后,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
李泰的舅舅长孙无忌,梁国公房玄龄,蔡国公杜如晦,宋国公萧瑀,还有郑国公魏征等等十好几个重臣。
每来一个,李泰都要躬身,行子侄礼问好。
众人都不明白李二,夜间相召是所为何事。
若只是因为越王回来,应该是不会搞如此大的阵势。
在他们心目中自诩英明神武的李二,这明目张胆不和规矩的事情,是不会这么做的。
若如此,那将太子至于何地。
即使是经常谏言顶撞李二的魏征,问候之后,亦是找个地方坐着,静等后面的人。
不知过了多久,李二见大臣全部来齐,面带笑容,将整个大臣都看了一遍。
下面的重臣们,更加的疑惑,难道真的是有好事?
甚至有人在低声交语,是不是越王将卖盐的钱,送来长安,充裕了国库。
大唐的平民百姓不知晓,他们还是收到了相关的信息。
差不多是昨晚,到今日时间,零星的传来越王在扬州和东昌府内,大肆出售精盐的事情。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好事,大唐也能顺利度过,此次旱灾的影响。
重臣的疑惑,李二都是看在眼里,怕此次你们都想歪了。
李二言语自豪道:“朕此次宣召你们进宫,只是想让你们看看两件东西,然后再拿出可行的方案来!”
未等大臣们发话,李二拿起马宾王的奏折,道:“这是一封奏折,你们传着看下!”
大臣们面面相觑,只是一封奏折,有必要这么郑重吗?
见没人接奏折,李二看看众人,将奏折递给了房玄龄。
房玄龄犹豫着接过奏折,看着李二的表情,应不是坏事。
带着好奇之心,房玄龄打开了奏折。
杜如晦正好坐在房玄龄旁边,伸过脑袋,看着奏折上的内容。
究竟是什么样的事情,让陛下劳师动众。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