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排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蒨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和猴子一路走来,我不禁感慨:
这当真是一处灵气聚集之地,是闭关修炼的好地方哪!
“这儿的环境还真不错,跟俺们的花果山有得一拼了!"
猴子称叹道。
“瞧这环境,说不定真有神仙居住呢,那咱们的福运可来了!"
我跟着附和道。
“戏文上,这仙里仙气的地方老神仙最爱住这了,俺们上了山头便能知道是不是真有学艺的场所。"
猴子摘下一颗果子,坐在石椅上边痴边歇息着,而我就坐在他旁边,好奇地也摘了颗果子尝尝。
别说,还真不错,似因常年被灵气饱满着,尝起来甘甜可口,这种果子是最解渴解馋的了。
“怎么样,味道不错吧?"
猴子已经消灭得只剩下个胲了,看着我吃得津津有味不禁问道。
“这味道可甘甜了,要不咱们多摘几个得会儿山路上解渴吃?"
我消灭完后,答问道。
“不急,这山上啊,果子不说是漫山遍野,但多着是了,山头的果子更是美味!"
猴子笑着说道。
“那咱们继续上路吧,看日落之前能否到达山顶。"
我说着,随即起身,和猴子继续上山赶路着。
而当我们来到半山腰时,却是听见林子里传来一阵歌声,我和猴子不由好奇地凑近。
只听到: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只见是一个樵夫模样的人正唱着这小曲。
“你瞧,这莫非就是得道高人,这小曲中可是满含深意啊!俺们不如就上前去打个招呼,先好让他指指路。"
猴子建议道,我点点头跟上前去。
“您莫非便是得道高人,俺是从东胜神洲远道而来,特此来学艺的。"
猴子问道,随即便要行个礼。
樵夫制止了他的举动,憨厚地笑着说道:
“我只是一介莽夫而已,哪能是什么得道高人啊!"
“那您唱的这是什么小曲呢?您又不是神仙,怎会如此小曲?"
我跟着问道,一脸好奇地看着他。
“小娃娃问得好!实不瞒你们说,这个词名做《满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与我舍下相邻。他见我家事劳苦,日常烦恼,教我遇烦恼时,即把这词儿念念,一则散心,二则解困,我才有些不足处思虑,故此念念。不期被你听了。”
他回答道。
猴子却抓住了关键,问道:
“你家既与神仙相邻,何不从他修行?学得个不老之方,却不是好?”
我点点头,这也是我疑问不解的。
樵夫却道:
“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八九岁,才知人事,不幸父丧,母亲居孀。再无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没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发不敢抛离。却又田园荒芜,衣食不足,只得斫两束柴薪,挑向市廛之间,货几文钱,籴几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饭,供养老母,所以不能修行。”
猴子表扬了他几句:
“据你说起来,乃是一个行孝的君子,向后必有好处。但望你指与我们那神仙住处,却好拜访去也。”
“好说,这不过是举手之劳,那老神仙啊,就住在山头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那,目前有三十四名弟子皆跟着他修行,你们去那,便能最小的弟子了!"
樵夫笑着说道。
待我们道谢后,正要上山时,看着还未远去的樵夫,我却是不禁好奇地问道:
“您莫不是居住在山脚下?"
“确是在山脚旁的一间小茅屋内。"
我能察觉到樵夫被我这么一问时,脸色一闪即逝的惊讶。
这樵夫绝非那么简单而已,怕真是某位得道高人了...
“如此,待我们闲来无事之际,不知能否去拜访您呢?"
我的话语却是步步紧逼着。
“对啊,不知到时候,可否去您那住宿几天,也好观赏下山下的风光,放心,俺们不会打搅您老母休息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