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国际倒爷

第五十五章:战略要地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哼,小鬼子的东西,有什么好的。”赵光明不屑的说道。

    范阳没去接他的话。

    说起曰本,范阳没什么好感,却也不反感。

    不过,曰本人做事的态度,范阳是欣赏的,很认真,精益求精。

    特别是办企业。

    在技术上,生产工艺上,从来都是能多用,就多用,能用好的,就用好的。

    而中国的厂家却恰好相反。

    是能用差的,就绝不用好的,能蒙混过关,就鱼目混珠。

    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

    在范阳看来,这是一个眼光问题。

    曰本可以说,历来都是世界上最具野心的一个国家。

    动不动就要*****。

    他的企业同样如此。

    就好比sonY公司,它的原名叫东京通信株式会社。

    1946年建立,只有20名工人,500美元资产,可他就敢放眼全球。

    20多岁的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创立公司之初,就立志要领导世界电子产品的新潮流。

    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刚刚研究出晶体管时,还在实验室里,他就专程飞到美国,甚至在美国人之前,抢先获得了一手资料,并且花2.5万美元,仅仅2.5万美元,就买下了晶体管的专利权,回国组织了技术小组,全力攻关,终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袖珍式晶体管收音机。

    后来又改为随身听。

    在1958年,公司的产品才堪堪走上轨道的时候,盛田昭夫就开始推行他的全球化路线。

    将公司正式更名为sonY。

    盛田昭夫翻遍了英文字典,最后引用拉丁文的sonus和英文的sound,都指声音,还有英文的sunney,掐头去尾,组成sonY,自己打造一个全新的英文商标。

    后来的曰本企业大多如此,像toyota,Yamaha,suzuki,都是自己创造英文。

    还考虑到了本土的发音习惯。

    商标的概念,极精,极简,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

    它的产品,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从来都是放在全球的角度。

    后来被证明,他这一策略,非常成功。

    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恰逢八九十年代,sony的营销陷入困境。

    当时的联络部就曾建议,把残次品发往中国

    盛田昭夫拒绝了,宁愿压缩北美市场,也坚持一等品发往中国。

    但他依然低估了中国人的山寨能力。

    没有几年就被干得找不到北。

    随身听如此,背投电视如此,液晶电视还是如此。

    就连红白机,也被小霸王干得晕头转向。

    曰本的农林研究所也是一样,首先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培育出世界上第一的品种。

    拿国光和元帅反复培育。

    其中的过程,失败的次数,这中间的精神,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范阳从来没认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

    同样是个眼光问题。

    就好比作个皮鞋一样,李科长好几次兴致勃勃,拉着范阳谈设计,谈工艺。

    范阳都是一笑置之。

    搞个屁,一双烂皮鞋,你当造yuán zǐ dàn么。

    不管李科长说得天花烂坠,范阳都是不置可否。

    前世的他曾参观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从此才知道自己,作为一个文盲,究竟有多卑微。

    在山间小路随意的抹着方向盘,欣赏着沿途的景色。

    因为一场汶川大地震,映秀一个小镇,作为震源的发生地,也是全球闻名。

    范阳前世没有来过,而此时的映秀,一个山间小镇,地方不大,可也修起了一个像模像样的水果批发市场。

    但这边明显是收购的环节。

    也是停了很多货车,车牌从川a到川K,跨度很大。

    去打听了一下价格,果然和老刘说的差不多,悬殊不大,仍然是5毛钱左右的批发价。

    即便挑着担子,开着手扶拖拉机的果农。

    范阳和大军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88dush.com/xiaoshuo/128/128041/54127919.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