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之帝国崛起

第97章:角度不同,思路便不同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这样的结果让李世民很心痛,很失望。



    朝堂内不乏许多算学内的大拿,研究了算学很多年,即使是这样,在面对杜乘风提出的这样两个极为简单的数学题,百官居然是束手无策。



    或许他们有些人最终会想到这个角度上去,可是那是多久呢?冥思苦想几个时辰?



    李世民不得不反思,大唐这些年来的教育是不是有问题,可是问题到底出在哪,他一时无法抓到根源。



    不得不,李世民的反思抓到了问题的本质。



    无论是学问还是生活亦或者是人生,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来思考,其结果就完全不同。



    杜乘风的两道数学题把一帮文武百官的思维缺陷都暴露了出来。



    倒霉官员的脸色很难看,事实证明,杜乘风的算术能力比他们这些人高明得太多。



    杜乘风没有再与他计较,拿着宣纸走开了,倒霉官员也只得悻悻退下。



    李世民看到这里,知道自己不点什么是不行了。



    想到这,李世民大声道:“好了,既然杜乘风的学问和能力大家都看到了,想必各位爱卿也没有什么异议了。实话,朕对各位爱卿很失望,希望各位以后还得虚心进取。”



    “新式教育朕既然让杜乘风全权负责就自有他的道理,各位爱卿只管全力配合。此乃民生大计,希望各位爱卿引以为重。至于什么是新式教育,日后自有杜乘风给大家讲解。”



    就这样,在李世民的干预下,杜乘风的官职和封赏最终在文武百官的见证下尘埃落定。



    尽管还有一些人不甘心,但事情已成定局。



    不管如何,杜乘风再一次成了大家的话题中心。各种羡慕嫉妒恨。16岁的县伯加两个实权官职,没有理由大家不羡慕眼红。



    接下来,李世民又专门就新式教育下了几条圣旨。



    规定了大唐各州府官员无论大一律得尽快熟悉新的简体字。当然这个普及工作还得杜乘风去做。



    同时李世民又下旨规定,鉴于大唐目前百姓官府等流行的语言不一,交流极为不便,将杜乘风所提出的普通话定为官话,尽快地向大唐推广。



    下朝后,和杜乘风打过交道的几人纷纷上来祝贺。



    最为殷勤的莫过于李孝恭,杜乘风刚欲离开,他就凑了上来。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心里在打着什么九九。



    现在正是跟杜乘风加深感情的机会,别什么王爷主动去结交一个级别低了好几级的县伯,掉身份的事情,那也得看分什么人,什么情况。



    李孝恭常在太上皇面前打转,知道太上皇把杜乘风看得很重。要不是太上皇的敲打,这个县伯的封赏估计不会来得这么快。



    “乘风兄弟,恭喜恭喜呀。我就乘风兄弟肯定前途无限的吗!”李孝恭满脸堆笑地道。



    “哈哈,王爷过奖了。”杜乘风点头示意道。



    “乘风兄弟什么时候有空不妨来府上坐坐,本王还有不少事情要找你商量呢?”李孝恭眼中充满了热忱。



    “有空一定到王爷府上拜访。”杜乘风不好推辞,只好应道。



    “那本王就在府上恭候乘风兄弟大驾光临了。”得到杜乘风的保证,李孝恭暗暗偷笑了一下。



    李孝恭走了之后,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三人便拥了上来。



    虞世南带着欣赏的眼光道:“兄弟,现在我们两老头得改口叫你一声杜大人了。”



    “杜大人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更难得的是皇上对你如此信任,连我们几个老臣都自叹不如呀。可是杜大人你却是云淡风轻,不戒不躁,让老朽佩服之至呀!”



    杜乘风回道:“虞大人,有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颗淡然平静的平常心,这样才能遇事处变不惊呀。”



    “在子看来,不管身居何等官职,其目的都了为了服务下百姓,官职本不应该是一种炫耀和骄傲的资本,不是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虞世南自言自语地重复着这8个字。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xsbiquge.com/94_94198/27536.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xbiqug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