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隋唐鼎革

第393章 招安计(二)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r>
    颜师古率先出班,说道:

    “殿下,师古以为此乃王薄缓兵之计,巨野本就是我军的囊中之物。

    巨野城破,齐州便是唾手可得,何谈割让一说?此乃其一。

    其二,王薄以退为进,分明就是想依仗山地险阻来对抗我军,

    若论山地战,长白山军可是行家里手,乃是扬长避短之战略举措。

    显而易见,这知世郎王薄根本不愿降,还请殿下明见。”

    但凡战时劝降,一定会分为主战派与主和派。

    这一次韦韬世显然是主和的,原因也很简单,王薄此时不外乎困兽犹斗,眼下也指靠着左天然率领的青兖胡兵勉强维持。

    再打下去意义不大,那左天然岂会傻到与韦韬世斗将?倒不如劝降王薄来得实在。

    主战派以裴行俨、李大亮、来整等人为主;

    主和派皆以杜如晦、薛元敬、岑文本这些文官居多。

    当然也有保持沉默的,全看最后的军议结果。如秦琼。

    而这一次战争狂热者罗成,倒是出乎意料的跟韦韬世站在一起。

    裴行俨率先站了出来,义愤填膺道:

    “大王,师古方才所言王薄不愿投降,那便由不得他啦!

    哼,什么知世郎,不过山贼尔尔!

    大王何必招降于他?老裴愿为将,直逼青州腹地,生擒王薄!”

    来整也站了出来,瓮声说道:

    “末将以为裴太保所言在理。既然不降,那就打得他投降为止!”

    李大亮亦是说道:“王爷,诚如军师所言,长白山军若退入山地,于我军不利。

    末将以为当先发制人,各路大军围攻齐州,迫使王薄献城投降!”

    韦韬世让众将各抒已见,就是单纯的让主战派说话,因为他只需最后阐述总结就可以了。

    秦琼一向追求止戈为武,他不喜欢战争,向往和平。

    秦琼不表态,那就意味着罗成、程咬金都不会表态,不表态就是对韦韬世最好的支持。

    免得节外生枝,主战与主和双方喋喋不休,让韦韬世犯难。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88dush.com/xiaoshuo/125/125106/55885667.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