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隋唐鼎革

第234章 遁地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秦琼、程咬金听闻韦韬世询问,脸上变颜变色,都朝柳正礼递眼神。

    柳正礼毫不慌乱,坦然说道:

    “大帅有所不知,这些老兵头儿啊,都不好惹。

    一个个精气神十足,开的硬弓,骑得烈马,更有甚者三五人近不得身。

    末将也劝慰多次,让他们回家颐养天年,可于事无补。

    张嘴闭嘴就是,老朽自大帅关中起兵时,便跟随着南征北战,柳长史才跟了大帅几年?故而,末将也奈何不得他们!”

    说完,柳正礼连连摇头,苦笑不已。

    韦韬世心中顿时感慨起来,想起当年关中大败各路联军的场景。

    他情不自禁的叹道:“嘿!屈指算来,竟然驰骋疆场十载了!”

    韦韬世接着说道:“也罢,待我亲自见见这些老军们。”

    言毕,只见秦琼、程咬金急忙前去集结这些老兵。

    少时,一队老卒整齐列队,来到韦韬世切近。

    总共十多人,一个个两鬓斑白,脸上皱纹形成沟壑,但精神矍铄,腰板挺的笔直。

    韦韬世看着这些老卒们,不少都是熟悉的面孔,可都叫不上名字,心中激动不已,反倒说不话来。

    老卒们一个个咧着嘴笑得很开心,终于又看到大帅了。

    为首的是一个旅帅,年纪也最大,最先开口:“韦老营旅帅,见过王驾千岁!”

    言毕,单膝跪地。身后十多老卒纷纷跪拜。

    韦韬世听后,急忙搀扶这些老卒们。

    而后问道:“老军刚才说什么韦老营?乃何意?”

    那老旅帅笑了笑,说道:

    “我等自幼流浪关中,大多都没名没姓,承蒙千岁募兵,幸得入伍,所以都以韦为姓。

    营中那些小子都叫我等为韦老营,故而以此自居,若有什么不妥,还请千岁勿怪才是。”

    韦韬世听后,感动不已,暗忖:这些老兵忠心耿耿,竟然以韦为姓,忠心可鉴呐!

    “老军们,韬世谢过了。”韦韬世说完,一躬到底。

    接着又说道:“如若不弃,尔等可为岚城王府家将,本王为你们养老送终!”

    众老卒见状,连说不可,扶住了韦韬世。

    那老旅帅又说道:“千岁,老朽知道燕王宫难克,不必浪费时间在我等这些老骨头身上。

    还请千岁以军务为重,待攻克易县,我等自然卸甲归田。”

    十余个老卒随声附和,连连答应。

    韦韬世还没劝慰一干老卒退役,不想他们率先提出。

    那老旅帅又说道:“不过要答应老朽,若攻易县,要让我等打头阵,不管他罗艺上天入地,我等老朽也要再立一功!”

    韦韬世听罢连连答应下来,突然眼前一亮:“老军刚才说什么?”

    “再立一功。”

    “不,是上一句。”

    “不管罗艺上天上天入地……”

    韦韬世笑道:“上天虽无可能,这入地嘛。回营,燕王宫可破矣!”

    说到入地,韦韬世赫然想起了掘子军。

    那“掘子”二字,乃是对工兵的一种称呼。

    古时战争中常有攻城拔寨的战法,遇到坚壁高垒的城池难以攻克,攻城部队就会分兵挖掘地道陷城。

    而城内的守军也要挖掘深沟,并在其中灌水埋石,以防被敌人从外边挖透了城壁。

    执行这类任务的军卒,大多是擅长挖土掘泥的短矮粗壮之辈,如地鼠般在土沟地道里钻来钻去,也称“掘子军”或“掘子营”。

    韦韬世升帐军议,准备组建掘子军,往燕王宫方向挖地道。

    可商议归商议,总得有人会挖吧?

    韦韬世一时间觉得头大,看着营中众文武,眉头紧锁,沉默不语。

    虽然有“房谋杜断”此次随军,可这挖地道他们还真不会。

    看着韦韬世犯难,二人脸上也有些挂不住。

    毕竟,作为谋士,不能给主公出谋划策,岂不是失职了?

    众人沉默多半晌,终于有人开口:“将军,末将愿意一试。”

    韦韬世听罢,寻声望去,发现说话之人是尉迟宝琳,脸上颇有些不悦。
手机支付宝搜索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双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bkb13lYsLP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双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UANeFApAs8a1nuds¥,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88dush.com/xiaoshuo/125/125106/54198498.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