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孟的电话再也打不通,就此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没有收到她的任何讯息,以至于,我时常在想,那夜,不过只是梦一场。
可是梦境里,如何能教人真切地触及到眼泪的冰凉?
我不能再在夜里静下心来去创作,每每如此,阿孟的话总会萦绕耳边。
“哥,救救我吧。”
我终于受不了这像是来自地狱的哭声,在一个又是落雪的夜里,我打开了搜索引擎。
“安若市职业技术学校”
网页上,有成百上千与这个学校相关的内容。
我开始逐条逐字地去了解这个陌生的地方。
百科上写道:安若市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集教学理念与技术培养的综合学校,学校有多年教学经验...
我眨了眨略微干涩的眼眸,百科里的陈词滥调真的很百科,除了官方式的介绍与叫好,并无负面的东西。
可是,我却执着于客观的资料来源,便往下接着读了起来。
忽然,一段关于这所学校的历史简介让我心尖一凸,我仿佛想到了什么,可那样的念头像极了灵感,转瞬即逝。
“职业技术学校,原名称是安若市高级职业学校,后分两次改名为人才技术学校、任我学高职学校...”
我反复地喃喃这段简介,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这所学校一共换了三次名称。
可这一切发生的太过仓促,三年...三年的时间里,为什么要频繁地更名?
我以为,这可能只是某种宣传的手段,就像一个在泥潭里拼命打滚的孩童,它太需要引起别人的关注了。
我本是这般想着,但阿孟的口述却潜移默化地引着我想到了另一处。
会不会,这样过于频繁的变更只是为了掩饰什么,比如像是逃犯,他们多是盗用别人的身份来维系日常的生存。
我就又换了名称在引擎上搜索...最终确定那三个学校名称都只是同一所学校的曾用名。而今它叫“安若市职业技术学校”。
我以为一无所获,我以为,那个叫孟素馨的女孩其实只是个患有迫害妄想症的女孩...
但偏偏我想要悻悻收场时,一条醒目的标题飞扑入我眼帘。
“安若市任我学高职学校组织女学生陪客...”
后面的文字隐在了边界里,我几乎是没有意识地敲击了鼠标右键。
原来,那后半段还有没有展现的文字。
就像一个人长篇大论地数落另一个人后,加上了“但是”两个字,那样的意味便变得截然不同了。
“安若市任我学技术学校组织女学生陪客,实则是外界的恶意中伤。
据记者采访...”
我只好又一次反复地揣摩报道里的遣词造句。
一篇像是要整个世界都知道一切只是外界不怀好意的中伤的报道。
这是我看完第二遍时,脑海里真实的体会。
因为,这样的报道过于空洞,没有细节,没有证据,就像是摇着旗鼓呐喊自己被冤枉一样的愚蠢。
可那个姓孟的女孩却不是,我忽然想,想到了她说了几个小时的经历,字字珠玑,处处细节。
心理学里有一种说法,暴露的细节越多,且越具体,其真实度也越可信。
想到这,我不禁虚汗直流,尽管这落雪的南方小城很冷很冷。
我需要被“控诉”的一方提供于我如女孩所做的那样。
--细节。
于是,我又将这所学校的几个曾用名分别输入信息框,并启用了附加词,诸如“嫖娼”、“暴力”和“负面消息”。
几乎是触目惊心的,那些单纯地只是以一个“学校名称”搜不到的信息,却在附加词的辅助下,充斥了整个屏幕。
有报道...
有贴吧...
有jpg...
仿佛被控诉一方的罪行就要昭著,那些阿孟不曾说完的罪恶事实也即将浮出水面。
我只觉握着鼠标的手渐渐失去了知觉。
时间定格在屏幕刷新的微秒之后...
404?
我以为只是网络不稳定。
可是...一遍又一遍,我用几度没有温度的指尖点击着“刷新”...而那该死的404依然倔强地横立那里。
我终于接受这篇报道被某种手段给“和谐”了的事实。
试试其他的?
我想。
直到母亲又唤我早些歇息时,我紧绷的神经才堪堪松懈,可它却像极了用力过度而超过承载极限的皮筋。
我知道,我发现了那个秘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