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绝密档案

第七十七章 陶俑事件(12)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我们四人犹如葫芦吊在半空,苦思冥想,却无破解之法。

    夏03说,“我们是不是中计了?”

    我心中一惊。“此话怎讲?”

    夏03说,“那伙盗墓贼知道地宫机关重重,他们在三元洞开凿裂缝,引诱我们当替死鬼。”

    夏03的猜测不无道理,何老二的死就是明证,或许他们此时正在洞外与何老二大战呢。

    郭中云道,“他们的确进来过,青铜方柱上没有脚印,而四周铜壁上却留下了痕迹。”

    郭中云将探照灯打在对面的铜壁上,我寻光看去,很快就发现了蛛丝马迹,那是一个淡淡的手印,如果不细看,几乎难以发现。

    夏03惊奇道,“其他三面铜壁上也有手印!”

    郭中云继续说。“手印上能看出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盗墓贼至少有四人,都是男人,而且身手不凡,他们没有戴手套,因为手上的汗渍粘走了铜壁上的薄灰,所以形成淡淡的手印。”

    我啧啧称奇,郭中云不起当侦探真是可惜了。

    徐三禾说,“手印也告诉了我们进入地宫的方法,咱们只有一次机会,都注意听着,我们四人互相击掌,反力作用下,我们分别向四面铜壁荡去,每人伸出右手向墙壁击一掌。记住!一定要打在手印上!”

    我和夏03点点头。说实话有点紧张。

    啪!

    一声脆响,我们四人荡开,当我靠近铜壁最近时,我迅速出掌,击在手印上。

    铜壁发出“嗡”的一声闷响,我心中惊诧,这铜壁里面竟然是空的。

    我们一人在铜壁上击了一掌,皆准确无误地击在手印上,当我们荡回来时,就听到脚下传来“嘣嘣”的怪响。

    我低头看去。那些高低不一的青铜方柱缓缓升降,最后平齐,一眼看去,竟如地面一样平整。

    徐三禾说。“机括解除了,咱们下去吧。”

    徐三禾说完,打开绳索下降器,缓缓落地,然后解开安全带,从怀里掏出一只白雀儿。

    白雀儿刷的一下就飞进盗洞里面,何老大他们见了白雀儿,就知道我们安全进入地宫了。

    夏03惊奇道,“掌击铜壁就解除了机括,真是神奇呀。”

    郭中云道,“秦始皇陵地宫的机括神鬼莫测,稍有疏忽,就会命丧黄泉。”

    我好奇问,“这青铜密室是什么机括?”

    郭中云道,“十有八九是传说中的雨矢!想必你刚才已觉察到铜壁内空洞有声,雨矢连弩就藏在其中。”

    秦军打仗有三样法宝。

    第一就是雨矢连弩,这种威力强大的弩机安装在蒙着牛皮的巨大木箱里,木箱安置在四轮板车上,由三十六位秦兵操作,移动时,六人拉六人推,发射时,由六人拉动铰链,转动绞盘,牵动硬筋,可以百箭齐发,一波射完,迅速将箭矢装进箭孔之中,三十六人齐拉铰链,上紧硬筋,就可以再射了。

    第二就是四乘战车,四匹裹着牛皮的良马拉着青铜战车,车厢车轮两侧都安装着锋利的短刃,车上乘三人,一人用弓箭,一人用裹着牛皮的木盾,一人用两米多长的大戈,冲锋之时,十辆战车一组,并排而驰,陷阵之时,两辆战车一组,如刺刀一样交割敌军方阵,这种强大的战车,就像二战中的德国坦克几乎没有敌手。

    第三就是秦国制度,主要是雇用制和爵位制。雇用制从根本上保证了武器的精良,爵位制则激发出秦兵的凶猛,关于秦军有许多值得大说特说的地方,不过这里就不赘述了,大家可以找相关资料。

    当郭中云提到雨矢连弩时,我不敢想象,一旦我们触发机括,这个青铜密室将变成恐怖杀阵,四面铜壁发射出数以百计的箭矢,将我们刺成马蜂窝。

    郭中云摘下防毒面具,俯下身子,仔细观察着地面上的灰尘,又用手指沾了一些,放在鼻下闻闻。

    郭中云嘴角动了一下,我已经观察好几次了,当他有这个动作时,证明成竹在胸。

    我问,“又发现什么了?”

    郭中云笑道,“那伙盗墓贼解除机括之后,在地面上走动过,不过痕迹被掩盖了。”

    郭中云见我不明白,便演示给我看,他伸出两根手指,来了个二指禅倒立行走。巨豆低划。

    郭中云站起来说,“这下看明白了吧,他们是用手指走路的,所以地面上不可能找到脚印,他们袖子里面藏着灰土,手指摁过的地方,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灰土,所以看上去好像没有痕迹,不过如果仔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biquyun.com/0_802/3027166.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biqu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