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帝国的崛起

第九十七章 武英殿中露峥嵘(一)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不管昨夜里信使、小道消息如何在京城中乱飞、暗潮涌动,腊月初二的清晨,屋檐下倒挂着冰柱,张昭平静的带着张泰平前往皇城中点卯。在长排的值房中等待。

    东安门偏南的这排值房归皇城中的禁卫中的三千营使用。张昭坐在房间里喝茶,无人来和他交谈。奏章的事情他们都已经听过。

    能在皇城里当禁卫的,多半都是有门路的军门世家,或者有真本事。和张昭这个秀才本就是泛泛之交。这世道,文人和军卒很难尿到一个壶里。

    文士嫌弃军士粗鲁。而军士嫌弃文人们说话酸溜溜,喜欢玩阴谋诡计。

    张昭之前在太子面前得宠,三千营里一些眼力活泛的将校自然愿意和他结交。谁不知道太子将来要登基的?比如魏把总。但现在张昭都被阁臣“厌恶”,眼看就要被逐出东宫、问罪,谁还浪费时间和他结交啊?

    张昭不以为意,推敲着今日的武英殿之行。

    稍后,便有人带张昭前往武英殿中。

    …

    …

    按照明朝的政治制度,早朝在正统皇帝时就逐步沦为一种仪式,而成化帝口吃,更是令早朝变成走走过场。

    至于,类似冬至、元旦在皇极殿中的大朝贺更加只是展现天朝上国的仪式。根据明史记载,弘治朝年年有外邦来朝贡。

    弘治朝的大事基本都是弘治皇帝在乾清宫的西暖阁中和重臣们商议而决。在武英殿中议事的时候很少。因为这意味着在朝堂中公开讨论。

    因而,腊月初二的早朝后,大批自认为有资格“看戏”的官员前往武英殿中。

    刘健、李东阳、谢迁三名阁老带着随从从文渊阁过来,从东华门进宫,横穿奉天门前的广场到武英殿中。见武英殿中的官员有些多,时年六十七岁的刘健脸上隐隐有怒色。

    “这是怎么回事?”

    首辅开口,武英殿中等候着看戏正在相互交谈的官员们顿时安静下来。弘治朝的“三贤相”的名气比“三君子”的名气大得多。而三贤相的核心便是这位刘公!

    按理说,按照明朝文官们的尿性,根本不存在“权威”这种说法。张居正那么牛逼,“吾非相,乃摄也”。还不是一堆人搞他的黑材料,打黑枪?

    他们天然有一种反对权威、不盲从的精神。但是,刘首辅历仕三朝,弘治元年入阁,帝师,如今的首辅,每有所奏帝无不从。这点场子还压不住他就白混了。

    刘健横扫众官员一眼,道:“和太子学业相关的人留下。其余各人回衙门做事。”

    没错。今日议事的主角根本不是张昭。他只是附带产物、导火索。真正的主角是太子朱厚照。其议题是太子的学业。这才值得皇帝和重臣们协商!

    武英殿中的官员们纷纷离开。只剩下七八人还在殿中。刘健站在御座之下,满意的闭目养神。片刻后,净鞭响起,弘治皇帝从殿后转进来。升座群臣参拜后,弘治皇帝道:“把太子和张昭叫进来。”

    司礼监太监陈宽亲自去跑腿。殿中的群臣则是神情不一。因为,弘治皇帝的表情太温和,根本不像生气。

    弘治皇帝经常召见大臣。在殿中的三位阁臣,英国公张懋,保国公朱晖,驸马都尉崔元,吏部尚书马文升,左都御史戴珊,翰林学士日讲官王华、王鏊这都是经常面圣的人。

    弘治皇帝对太子的学业重不重视,他们心里有数。非常重视!奈何皇帝精力有限,操劳国事的同时不免放松对太子的管教。再就是,太子有张皇后宠溺,实质性的处罚并不多。

    而今天群臣看弘治皇帝似乎并不是很生气,这就有些奇怪了!怎么,太子沉迷于踢“足球”,荒废学业,这还不令天子震怒吗?

    有些人知道内情。

    …

    …

    张昭跟着太监进到武英殿中,按礼制跪拜后,抬头用余光瞄了一眼弘治皇帝。他年龄约三十多岁,白胖胖的颇具威仪,容貌一般,神情温和。

    这年头,平视皇帝是大不敬之罪。张昭也只能是用余光瞟一眼。

    四个月前他刚穿越而来时,想着要见一见“弘治中兴”的帝王将相们,现在这些名人们都在!但这不是玩游戏,他们不是NPC,可以让玩家随意围观。

    更别提张昭此时还是“待罪”之身。哪里能到处乱瞄?那是在作死。

    “平身。”弘治皇帝开口道:“萧敬,你将御史弹劾张昭的奏章拿给诸位卿家看看。”

    张昭起身后,站在太子朱厚照的身边。趁着朝臣们看奏章的间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biquyun.com/20_20891/9983722.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biqu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