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和弘治皇帝说话时,西暖阁中陈宽、萧敬带着几个小太监侍奉着。
听到天子如此直言不讳的问策于张昭。两人心中都禁不住感叹。
陈宽眼皮子低垂,保持着雕塑的状态。
这真是圣眷正浓啊!
今天宫里这一幕传出去,不知道多少人要傻眼。
他算是看出来,天子对张昭的看法,不仅仅是他所提拔的名将,不仅仅是张昭能献上金银,而多多少少有点长辈看晚辈的意思。这是其圣眷的根基。
要知道,有这种感情因素在,张昭未来稳如磐石。
外朝和勋贵中很多人只怕要失望啊!有些人还不着调的指望着天子猜忌手握精兵的张昭。
萧敬站在房间内书案边。他一样如同一个雕塑,不影响天子和张昭说话。
心里却是感慨。他是真没看错人。
张昭一经磨练,立即就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取得韦州大捷。张生才调更无伦啊!现在连天子都要问国策。
这倒不是出于什么政z盟友之类的考量,而是张昭能为皇爷解决问题,有益于国家。
…
…
打赢西北战役之后,明朝该对鞑靼采取何种策略?这件事张昭在行军的路上一直都在考虑中。
很简单,张昭虽然有志于改造大明朝,但很明显他目前的话语权主要集中在军事领域。就像废除卫所,转募兵制这样的事情,都在他建议的范畴内。
而对鞑靼人的策略,是重中之重。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以为明朝都只是明末才有人造反。其实不然。比如,弘治年间的都掌蛮叛乱,南海叛乱,正德年间的白莲教起义,江西府盗贼群起。
而明朝的惯例是,对北作战是重心,用的宿将。而南边的平叛,基本都是采用文臣任总督来平定。
换言之,张昭掌握着对鞑靼的战略制定的建议权,实际上是处在整个明朝军事决策机构的最顶端。
他脑子又没进水,一路上当然会思考这个问题。
张昭躬身行礼,从容不迫的道:“陛下,臣前年初遇长宁伯时,提出平北虏三策,后在院试时提出战略三阶段。是以,臣要先说一说当前的形势。”
弘治皇帝走到书案边,喝着茶,颔首道:“嗯。”
张昭道:“陛下,臣在西北斩首一万六千余人,这对他们造成非常大的震慑,动摇了小王子,也就是鞑靼人所宣称的达延汗在草原上的权威。
因而,敌我双方的态势,亦有战略防御阶段,转变成为战略相持阶段。
而我们大明当前的国力并足以支持大军出塞,横扫漠北。所以,臣当日提出的平北虏策中的上策,此时还不能用。而使用下策,则等于拱手让出韦州大战打出来的优势。”
弘治皇帝放下细腻的汝窑茶杯,“张爱卿的意思是选取中策?”
司礼监掌印太监陈宽,司礼监秉笔太监萧敬这会儿都没再装雕塑,而是看向张昭,竖起耳朵听。
对鞑靼人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是战还是和,朝廷中为此纷争不已。而边境没有大战,双方亦没有通使,天子有意延后再论,此次风波才得以平息下来。
没想到,张昭归来之后,会给出一个折中的意见!
折中的意见,朝廷中两千京官,当然有人提出来,但问题就在于张昭刚刚说的:战,皇明没有国力出塞。和,则是拱手放弃当前的优势。
折中之策,其实本质上是延缓当前打出的优势流失的时间而已。因而不能服众。
换言之,就算要和鞑靼人“和谈”,也得保住当前的战略相持优势!否则,这和卖国有什么区别?
届时,朝廷的御史都是吃干饭的不成?
难点就在这里。
张昭给出“折中”的意见,弘治皇帝,陈宽,萧敬当然要竖着耳朵听。以张昭此时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应该会有点东西吧?
张昭当日流传甚广的平北虏三策,其中中策是:战而后抚。先打赢局部战争,再开互市,用经济手段削弱鞑靼人。
张昭沉稳的道:“正是。臣斗胆请陛下允许臣介绍一下鞑靼内部的情况。”
弘治皇帝微微诧异,“哦?你说说看。”
张昭道:“陛下,鞑靼人划分为六个万户部,分左右翼。其中,小王子自己统帅左翼三个万户部,汗旗在察哈尔部。这是他的基本盘。臣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