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两百一十九章 与子同袍(上)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张昭步履稳稳的往城楼下走去。星光、月光、河水、城楼在他身后构筑成一幅静谧的秋夜画。

    明朝的历史,原本会是什么样的?明弘治十四年是公元1501年,而一百多年后,也就是1644年,以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而终结。明末的苦乱,那是何等的深沉!

    而之后中国便落后于世界,以至于有西方横行天下五百年,有近代百年国耻。

    他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怎么会忘掉这一段历史呢?

    他要改变这历史的航道。那么,在这场战役中,他就要带着新军卫活下去,取得胜利。

    胜,他将拥有着初步改变历史的资本(战功)!败,他来到明朝的所有痕迹就会被抹掉。刚刚开始的燧发枪改革恐怕将会夭折。历史将回到它“正确”的轨道中去。

    此时此刻,他就如同是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重大的决策,会是在一秒钟之内完成的。必定都会经过反复的思考、酝酿,才能下最终的决心。张昭一样如此!

    傍晚时在指挥所木楼上的挣扎,刚才在城楼的感慨、徘徊、犹豫,都是在脑海中酝酿着,而种子…

    其实,傍晚时并非是栅栏要挺不住冲击,他才作出妥协:同意放百姓进营。而是,他内心中已经清楚的意识到,他根本无法驱赶栅栏前的百姓!

    他只能面对现实!这是这几个小时内,所有思考的种子。直到刚才,得知鞑靼主力的具体兵力,他最终做出决断:打!

    明日决战!

    …

    …

    庞泰、赵辰两人在游击将军府大堂的沙盘边做着功课:明日出战,如何解决射程和被风筝的问题。张昭去城墙上思索时就把任务布置下来。

    “相公…”灯火通明的大堂中,两个青年站起来,“我们还没弄好方案。”

    张昭点点头,做个手势,示意两人坐下来,“你们先继续吧。等会会上讨论。”

    庞泰微微眨眨眼睛,他发现少爷身上似乎有着某种变化。神情坚毅,目光沉静。探询看向跟着进来的李逍遥。

    李逍遥迈过门槛,喜滋滋的道:“刚才林同在河对岸发来确切的消息,围困我们的鞑靼兵力为三万五千人。”

    时间将近八点,军中总旗以上的军官正纷纷来到大堂中。每个人心头其实有些沉甸甸的,下午的局势都看得到:新军卫处在全面下风中。而这个消息倒是让众人的心情略好一些。三万五千鞑靼骑兵不算太多。

    议论声中,张昭轻轻的敲敲桌子,对汇聚到大堂中的八十多名总旗及以上的军官道:“我们现在开会。”

    大堂中的军官们顿时肃然。坐着的百户、副千户们挺直腰杆。站着的总旗们全部都是立正的姿势。众人的目光都看向坐在沙盘长桌上首的张昭。

    张昭沉吟了数秒,组织着语言,沉声道:“诸位,昨天上午我们还在讨论鞑靼人南下的意图,而此时局势已经到了很危急的时刻。战场形势瞬息万变。

    我对当前的局势,有两点判断。第一,鞑靼的小王子依旧有和我们决战的意图。他正在用各种手段在削弱我们新军卫。

    凡是敌人希望我们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凡是敌人不希望我们做的,我们坚决要做。

    所以,我们不能仍由鞑靼人来削弱我们。我决意明日出营和鞑靼人决战!”

    大堂中的油灯在清冷的秋夜里跳动了一下。新军卫的将士们依旧是寂然无声。

    张昭接着道:“第二,鞑靼人惜命。正在围困我们的大军主力是鞑靼小王子的本部,察哈尔部的骑兵。小王子把他这点本钱打完,他在草原上的统治基本就玩完!

    我们新军卫自成军以来,实战有两战。第一次是一个月前在小盐池东四十里斩首两千余级。第二次就是昨天傍晚教训永谢布部,斩首一千余级。

    我们都希望打这种轻巧的仗。但是鞑靼人也不是傻子,连送两次人头他们都学精了。那现在怎么办?两军相争,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强敌,我们要敢于亮剑!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明日决战会遇到的问题,以及作战方案。”

    庞泰起身介绍情况,大堂里的讨论逐渐的热烈起来。

    明日和鞑靼人决战,意味着极大的风险。但是,军人怎么能没有血性呢?新军卫的主帅张昭选择决战,他们会追随。

    夜色在略显嘈杂的游击将军府大堂外,徐徐的流走。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biquyun.com/20_20891/10064125.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biqu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