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什么杂事都要处理,这就必须采取既分权又集中的权力结构。
具体来说,李中易对于兵权的控制,抓得格外的紧,军中都头以上的人事任免权,被牢牢的掌握在了他的手上。
按照大周军制,一都辖二队,一队五十余人,正好类似后世的连级单位。
由于李中易兼任着羽林四卫都指挥使的职务,他目前掌握的军队,恰好符合三个厢的建制。
一厢辖10军,一军辖5营,一营辖5都,按照这个编制而言,羽林四卫也就是李家军,不过四个军而已,正经的员额顶多也就一万多人罢了。
然而,目前在高丽的兵马,仅仅是近卫军就已经超过了8000人,再从杨烈到宋云祥的五个野战军,一直到颇超勇(李勇)的骑兵营,全军上下少说也有的七万战兵。
七万人中有1400个以上的镇抚和副镇抚,以及都头和副都头,这些基层连级军官及其上级的升迁降调,全都被李中易捏在了手心里。
鉴于前方的战事瞬息万变,在这个没有电报和电话的时代,李中易难免会有鞭长莫及之处。所以,基于现实的考虑,李中易又授予了前线指挥官临时任命检校都头的实权。
等到战后,队正以上的检校军官们要想转正,就必须进随军的讲武堂学习深造,经过严格的考核后,才能够获得正式的提拔。
讲武堂的轮训制度,给了李中易近距离观察基层军官的一个绝佳机会,他至今一直兼任着讲武堂的山长,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他也一定会继续兼任下去,绝无主动辞职的可能性。
“爷,奴奴实在是腰酸得厉害,没法子伺候您起身了……”彩娇好容易积攒了一点点力气,短短的一句话里,又给消耗得一干二净。
李中易抬手捏了捏彩娇满是潮红的粉颊,笑眯眯的说:“爷就喜欢听你的猫儿**的悦耳动听,不过,再大点声就更美了。”
彩娇尽管被教育了很久,依然被李中易调侃的羞涩难当,她索性将整个身子埋进了暖和的锦被之中,无论李中易怎么逗弄,就是要装驼鸟状。
闲来无事,逗自家妞玩儿,李中易也算是懂得劳逸结合的行家。
只是,天公不作美,李中易洗漱完毕还没来得及用膳,就接到了韩湘兰传来的坏消息。
“爷,据水师密报,张永德昼夜兼程的赶路,目前已经到了礼成江口外。”韩湘兰拿着手里的节略,小心翼翼的递到了李中易的手边。
李中易放下手里的筷子,探手接过节略,定神研究了一阵子,忽然抬头问韩湘兰:“你觉得张永德来得这么快,所为何事?”
韩湘兰猛然间脑子短了路,傻乎乎的望着李中易,呶嚅着樱唇,竟然不知从何说起。因为,李中易此前只看她写的节略,还从未询问过她的意见。
李中易故意没有追问韩湘兰,给她时间去体会一下,今日这一问的重大意义。
随着李中易的事业不断的壮大,他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一个值得信赖的秘书班底来帮着处理军国大事。
权力的控制,有着固定的逻辑,内廷和外廷的互相制约,其实缺一不可。
明朝末年,未经过任何执政训练的崇祯帝上了台,干的第一件傻事,也是最大的一件蠢事,就是听了东林党人的欺骗,把九千岁魏公公给干掉了!
实际上,干掉了九千岁老魏之后,如果崇祯帝扶持身边的亲信太监接掌司礼监及厂卫的实权,也绝不至于任由东林党独大。
东林党独大之后,除了党同伐异、屡屡因私废公之外,土地兼并也愈演愈烈,直接后果是国家的财政收入日益减少,而东林党人却肥得流油。
国事从此不可收拾,陷入到了没钱打仗——加税——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转嫁负担给自耕农——自耕农纷纷破产——民不聊生——流民不断起义的死循环怪圈之中。
按照李中易的设想,和外界没有任何利益牵扯的内书房,在很多时候可以让他避开精英阶层的各种陷阱。
哪怕是韩湘兰将来有了亲生的儿子,只要李中易坚持秘密建储制度,让儿子们谁都有希望,却又不挑明谁来接班的问题,那么,韩湘兰无论于公于私,也都必须永远和李中易站在同一条战线之上,而不可能背叛。
此所谓高处不胜寒,孤(朕),即孤家寡人也!
李中易端起茶盏,神态自若的吹散漂浮在液面的茶叶,张永德此来肯定是不怀好意,这一点毋须多言。
可问题是,张抱一究竟会带来怎样的惊喜,这才是要考验韩湘兰的要害所在,他有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