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侯内

第149章 垂拱殿算帐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李中易清醒的认识到,如果按照原来历史的趋势发展下去,严重崇文抑武的北宋登上历史舞台,崖山之后无中国的悲剧,依然会上演。

    在北宋那种严重束缚个人权力和威望,统治权力过度制衡的体制基础之上,即使是李中易,也完全没有把握可以斗赢整个士大夫官僚阶层。

    不改革就下台,此话多么的霸道?

    可见,政治强人一旦准确的抓住了时代进步的脉搏,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将起到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动作用。

    真理永远都只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上,李中易坚信这一点!

    造箭杆的工作虽然繁琐,可是,毕竟不是特别高精尖的技术活。在李中易的亲自安排下,年轻的工匠负责劈木,王小乙负责现场指导,其余的老木匠则负责切削出箭杆的雏形。

    然后,再由年轻的工匠对箭杆的雏形,进行精削和打磨。实际上,这也属于流水线作业的范畴,只不过,相对于整个造箭的工序而言,规模略小一些罢了。

    面对造箭的任务压力,李中易目前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他还来不及细想,其中规律性的东西。

    箭头的问题解决了,箭杆也正在解决之中,两个最难的关节,已经出现了突破,李中易不禁暗暗松了口气。

    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工匠们渐渐熟悉了一专多能的集中生产方式,工作效率立时大大的提高。

    尤其是,当平刨大量出现之后,伐木造箭杆的工作效率,获得了长足的进展。

    二十天过去,李中易实际上,已经完成了任务,正在暗中向十万支羽箭推进。

    “孙公,下官那里缺少铁匠、木匠、胶匠……”李中易为了麻痹住孙大清,故意每天都要去找他诉苦,要钱要物要东西。

    孙大清喝了口茶,叹息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我这里的原料也快见底了呀。”

    “孙公,假如原料供应不足,那下官只能去找高公说理了。”李中易一点也不着急,步步为营,挤压孙大清的躲闪空间。

    由于李中易采用的是新工艺,铁料和木料的浪费情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已经领到手的原料,经过仔细的计算,其实足够造出十万多支箭。

    嘿嘿,李中易秉承着有备无患的原则,只要撞见孙大清,就要大大的诉苦一番,让孙大清误以为他是故意找碴,想将来推卸责任。

    孙大清比周冲聪明得多,只要李中易去他要东西,他或多或少,都会给一点点,可是,又不一次性给足。

    而且,孙大清也被李中易给缠怕了,很多时候都不敢在公事厅里待着。

    今天是休沐日后的第一天到岗,孙大清避无可避,又让李中易逮了个正着。

    “无咎啊,要多多体谅在下的难处啊。”孙大清知道躲不过去了,真要让李中易闹到了高洪泰跟前,吃排头的只会是他孙某人,“这样吧,铁料再给你一千斤,柳木、杉木各一百根。”

    到了嘴里的肥肉,李中易自然不会放过,他毫不客气的一口吞下,末了又叫苦说:“孙公啊,现在别说五万支箭,就算是两万支,下官也没有造出来啊。”

    孙大清虽然觉得李中易的态度有些许奇怪,可是,李中易所掌握的条件,确实有限。他一直坚信,到了日子,李某人肯定交不出五万支箭来。

    ‘无咎啊,这个就只能去问高公了。”孙大清又不是傻子,直接把这事推到了高洪泰的身上。

    李中易就知道是这个结果,他索性起身告辞,去找高洪泰。

    “不巧”的是,高洪泰刚刚离开三司使衙门,小吏们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有人说,高洪泰可能去面君了,又有人说,高洪泰可能去了政事堂。一时间,众说纷芸,就是没个准确的话。

    李中易来找高洪泰,不过是个幌子罢了,为的是迷惑着高、孙等人。

    等李中易回到造箭坊后,李小七兴奋的跑来禀报说:“公子,咱们造出来的箭,传透力极强,小人用两石弓,一百三十步(1。5米)以外,可以射穿普通铁甲三寸左右。”

    李中易赶到现场,命李小七再次实验了一遍,“嗖。”弓弦轻响,一支羽箭风驰电掣般钻进挂在箭靶上的一副铁甲,尾羽晃动不停。

    李小七得意的一笑,说:“小人不敢胡吹,要射肚子,绝不射胸口。”

    李中易含笑看了眼李小七,他心想,这家伙都是老猎人了,这么点工夫都没有,早就饿死了。

    走到铁甲旁边,李中易仔细的看了看,发觉,确实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88dush.com/xiaoshuo/107/107630/41219591.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