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西在一开始陆大嫂提到何大毛的时候,就想把何滨推荐给她了。但是,看着陆大嫂把村里合适的人选翻腾出来滤了一遍,就是没考虑过何滨。
何小西就知道陆大嫂对何滨不满意。所以也没有去碰这个钉子。
现在陆大嫂提出来,何小西也觉得两个人合适。就顺水推舟答应去说说。
这个年代,人们普遍认为,撮合成一对夫妻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所以对于做媒十分热衷。
昨天又是祭祖,又是准备丰盛的年夜饭,何小西她们都累坏了。
今天是大年初一,不能出门,不能吃荤食。所以做饭也简单。大家都趁机歇歇。妯娌俩在屋里天南地北的聊到太阳快下山才出去准备晚饭。
事先准备好的素馅子,和好面包上下锅一煮就能开饭。昨天的年夜饭丰盛,何小西吃得有点撑着了,这会还不饿。
孩子们也被各色炸果和糖果喂饱了,也不饿。不像平日那样催促着大人们做饭。
这种情况俗称年饱。
何小西换上做饭的外套,带上套袖准备去和面。一大家子人,老少加起来十五口人呢。得和满满一大面盆的面才能够吃的。
和面也有讲究。本地有俗语:冬天和溜溜,夏天和牛头。
意思就是,冬天和面要和软和一些,多加些水。夏天和面要和硬一些。
冬天和面如果和硬了,回头使用的时候会越揉越硬。硬得跟硬泥疙瘩似得,饺子皮擀都擀不动。
看到何小西端着面盆准备和面,几个孩子全都洗干净手过来帮忙。孩子们最喜欢玩面,就跟后世的孩子喜欢玩橡皮泥似的。
对于支好架子准备跟着玩的孩子,何小西一贯是比较宽容。“佳宝,把面瓢帮我端过来,佳雯,给我舀点热水来,注意点别洒了烫着。……”
何小西把一群孩子支使得跟陀螺一样。
把五香粉均匀的洒在素馅子上,吩咐他们:“拿筷子拌匀了。”几个小毛头跑去碗洞那里拿筷子。四五双筷子围着一盆馅子拌。
“佳鹤,你别捣乱,别把馅子拨到外头去了。”佳琪指导着她弟弟。
锅碗瓢盆交响曲,伴着孩子们的声音。交汇成一副不一样的烟火人生。
陆大嫂和陆二嫂在一旁洗菜切菜。因为过年,除了饺子还要再炒两样素菜。
大过年的,为了省心不吵闹,陆大嫂就没有强制要求陆二妹来帮忙。为了一视同仁,把来帮忙的陆大妹也撵回屋里歇着去了。
陆大妹这个小姑子跟着家里忙活一年了。而且明年这个时候,说不定她就是别人家的人了。陆大嫂她们就对她多了一份怜惜。
何小西前世就是做小吃摊糊口的,包饺子对她来说是入门技能。两个三个面剂子叠在一起,一下子能擀出三个面皮子来。
收获了一群小毛头崇拜的目光。一个个都成了何小西的小迷弟和小迷妹。
本地的素饺子不叫饺子,叫扁食。何小西包扁食也特别快,跟陆大嫂她们比,是专业选手跟业余爱好者的区别。
“谁去给三婶拿个拍子过来。”何小西问孩子们。因为何小西的速度太快,案板上一会工夫就没有空地方了。
几个孩子争先恐后的跑过去,给何小西拿了一个放饺子的饺子拍。
一个轻飘飘的饺子拍,是被好几个孩子给“抬”过来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饺子拍子多重呢。引得陆大嫂她们哈哈大笑。
何小西一边包着,一边给几个孩子指导。“扁食不要样,来回三趟,把口捏严实了就行。”新手刚入门的时候,只要包得不漏馅子就算成功了。
至于花样子,那是包熟练以后的更高追求。
何小西包出好多花样子来。今天没有事先准备,如果事先准备了,还能做出各种彩色的饺子皮,包出彩色的饺子。
即便如此,何小西露出的这几小手,也把孩子们镇住了。
“三婶,给我包一个带花边的。”
“这种圆的我也要。”
……
锅屋里一片欢声笑语。
陆大妹也过来了,帮着干活不愿意走。
“看把你能的,臭显摆什么。”陆二妹显然是知道,过节没人愿意跟她计较,变本加厉的说着讨人嫌的话。
孩子们都护卫的站在何小西跟前,做出一副防备的姿势。
何小西眼皮都没抬,看都没看陆二妹一眼。对孩子们说:“我要包一朵花,谁要?”
孩子们都被吸引过来,叽叽喳喳的围着何小西,“我要,我要两个。”“我也要两个。”<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