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有过适才的窘迫。
“以后,端砚还是陪着筱柔,多饮些茶水吧!”我接过面前的茶盏,握在手里,并不急着喝下去:“醇酒虽妙,毕竟伤身。还是茶水好,不那么浓烈酣畅,却叫人时刻清醒!”不自觉地,我的口气,愈发僵硬。
不是不明白他的心意,只是,他想要的,我终究给不了。那么,不妨清醒地面对。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谁都没有说话。炉中的火,渐渐地,不那么明亮,他的脸庞便隐在了周遭的晦暗里。
远处,素弦悄悄走过来,大约是想要添些炭火。被我抬手阻止。
晚风徐徐吹来,拂在身上,微微有些寒意。
“筱柔,筱柔啊……”片刻之后,端砚唤着我的名字,低低苦笑:“你终究还是,不愿陪着我醉一场罢了!”
“筱柔是一直管着自己的心呢,还是……你根本就没有心!”
我突然有些心酸。
这样子的端砚,半是落寞,半是忧伤,连那一向好看的眉眼,此刻也尽数笼在阴郁之中。叫人看得心头顿生不忍。
“没有心,不是很好么?”我强自低笑,想到,当日他在凤仪阁的那一番言论,此刻倒是颇有些感触了:“如果,一直不能顺心,那便连心也不要了吧!至少,是不会难过了!”我说给他听,也是告诉自己。
他随意地笑笑,不置可否。
“那么告诉我,筱柔现在,是真的不难过了么?”
只这一句,便突兀地将我堵在那里,再不得喘息。
现在,我便不难过了?
不是的。自二哥离开之后,我明显地笑得少了。日子渐渐煎熬起来,几乎成了一个梦魇。只有我自己知道,需要付出多大的气力,才能硬撑着,让自己保持站立。
时间如水般流过,再尖锐的痛也被打磨得钝重,成为一些模糊黯淡的印,浅浅的,却不会消逝。
两个人,又默默坐了一会儿,话却是不再多说了。
我的酒意,慢慢上来,脑子便渐渐迷糊。
再醒来的时候,已是躺在了稼轩自己熟悉的榻上。
这个冬天,在不经意间渐行渐远。
迎面而来的早春,依然带着少许风雪的凄清,和风拂袖,竟带起一阵寒意,一点点侵进身子。
严冬已过,真正的困境这才开始。
战争,洪涝,瘟疫。
接连的天灾**,已经掏空了这个国家,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刻,若是没有及时的供给,很有可能引起不小的*。
这,正是我最怕见到的。
赈灾,已经托赖了端砚的帮扶,这次,我是决计不想再亏欠他的。何况,自那次把酒之后,我已是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曾见到他。如此,也好。总好过时时面对他,秋水含情,似睇而如盼的双眼。
紧紧抱着手里的澈儿,于高堂之上接受众人朝拜。
只是,没有一次,让我这般如坐针毡。
下黑压压地立着一群人,每个人都在等待着,斟酌地开口。
“西北军,镇南军,朝廷已是拖欠军饷多日,再无供给,恐有不妥!”
“眼下,流民北上,虽已过了严冬,到底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若是久无粮食赈济,怕伤了民心!”
“官员饷银拖欠已有时日,实在应当尽早解决!”
“南方疫情已得到控制,只是,前次配置草药已然告罄,为防有变,还应及早储备!”
纵然措辞再小心翼翼,最终的意思,也只有一个:朝廷应当保证各方供给,再拖沓不得!
我的影子投在明亮宫砖之上,云髻峨嵯,形容纤细,茕茕而现。
此时此地,众人的目光都汇集于我一身。那么热切,又那么遥远,却再无人挡在我面前,张开双臂庇护于我左右。
怀里的澈儿,大约也感染到这种气氛,不适地扭了扭身子,撇着嘴就快哭出来,却在我的瞪视下,不得不生生忍住。
“怎么,人人都问朝廷要解决,要办法,你们就不会动动脑子么?”迎着众人目光,我微微扬起脸庞,冷然问出声。不是刻意要为难他们,只是,这般出了事,只会向朝廷依赖求助的做法,也实在应当改改。否则,我和澈儿,即使再勤政,也总会有倒下的一天。
满堂朱衣紫袍,众人寂然无声。
我冷冷一笑,转而看向一旁的内监。
一道谕旨下来,满朝哗然。
因为,我以皇帝的名义,着吏部以时事策论,重新审核官员任用,择优升录。而题目,正是今日朝中所议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