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至尊王妃:倾城乱天下

第51章 道理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眼下,端砚提起这个故事,不知道是怎样的道理。

    “筱柔,我是个商人,重利是我的天性,”他淡淡地笑了,提到“商人”这两个字,竟也是洒脱至极,好不避讳:“如今,虽不需‘建国立君’,然,陛下年方少时,国家正值多事,端砚若此刻援手,只怕亦是可以称得上‘泽可以遗世’了吧!”

    “我愿出白银三百万,用于南方洪涝治理,及赈济!”他又朗声说,笑意拳拳:“还望筱柔成全我!”

    我从惊愕中缓过神,细心打量起眼前端坐的男子。

    眼前这个人,对我来说,无疑是陌生的,虽然也曾得他一力相助。我看着他微微皱起的眉,滑过他清明透亮的眼眸,分明流畅的轮廓,最后是那张好看的,偏偏极易惹人生厌的嘴巴。

    朝中正是一筹莫展的时刻,他若是一意向我挑明什么,以他的手段,我不见得就能轻易拒绝得了。

    然而,此刻,他找了典故,找了说辞,竟然,是要不着痕迹地助我!

    说什么,‘泽可以遗世’,让我成全他。

    我想,这一定是他做过的,最亏本的买卖!

    “怎么,有什么问题?”见我迟迟没有回应,他不放心地问。

    问题?怎么会有问题?

    只是,从此,我和他之间,又多了一笔,算不清扯不完的糊涂账!

    “筱柔不必忧心,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端砚这笔买卖是打定了主意做下去的,”见我没有异议,他眉头舒展:“何况,有淮南王的亲口允诺,所欠银两,俱从其封地所出税赋补齐,端砚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二哥竟也知道这事?

    那么,大概这便是他们一起策划的解决方案了。

    望着怀里澈儿干净的小脸,我无奈地笑。心中,一时竟辨不清是什么滋味。我的澈儿,可以得到这样的人物守护,何其有幸!这样甘愿默默付出的人物,我却既不能回应,也不能回报,于他,又何其无辜!

    数日之后,淮南王李宗谕自请南下,率王府守备兵士,负责南方诸地的洪涝治理,受灾百姓的安抚赈济!

    经历过那次火场逃生,我开始惧怕别离,因为会莫名地担心,不知道哪一次相见之后,是再也不见。

    我驳了他的自请折子。

    谁知,第二天,二哥没有上朝,原样的折子却依然递到了乾元殿。不同的是,这一次,多了朝中绝大多数官员的附议。

    能在一夜之间收买齐这么多的人心,我的二哥还没有这样的威望资历。其间缘故,不难想象。

    将目光缓缓自众人身上收回,只牢牢凝视住最前方的那一袭紫袍。

    除了左相,还会有谁?

    殿堂上分外安静,几乎所有人都低垂着脑袋,静若寒蝉。只除了左相。他一直笔直立在原地。那双眼睛依然炯炯,笑意盈盈却毫不避让,叫人猜不透他在想些什么。

    退朝之后,他留了下来。

    人群散去,适才的紧张气氛却不见消减。

    我不做声,内侍们自然是大气都不敢出,更不敢挪动分毫。

    挥袖遣下内侍。

    于是,偌大的宫殿之中,便只剩了我和左相两人。

    我坐在高堂之上,冷静观望,而他站立于大殿正中,无惧直视。

    倒真是个冷静的人呢!我在心里忍不住叹服。

    只是不知道,他这样费心筹谋,一意让二哥离开京城,是出于什么目的。

    “殿下留下老臣,想必是为了淮南王自请赈灾一事。”半天,他缓缓开口。声音清透明朗,语调从容悠长,丝毫看不出半点避忌犹疑。

    有备而来?

    这样也好,也省了我的口舌。

    我没有说话,微微笑了一下,示意他继续。

    “自本朝太祖开国伊始,便传下组制,一应藩王,如无特别召见,不得擅自离开封地。老臣以为,淮南王离开封地日久,已是不宜久留京城。”他向前迈出一步,抬头微笑:“老臣知道,殿下与王爷兄妹情深,一直难以决断,将其遣入封地,如今,淮南王殿下自请离京治理南方洪涝事宜,当是再好不过了。”

    他不疾不徐地说完这些话,退后一步,深一躬身,拱手行礼:“自古藩王不得不防,为陛下计,还望,殿下三思!”

    自古藩王不得不防。

    可是,那个人,他是筱柔的二哥,是可以拿性命托付的真汉子。难道,筱柔也要防着他么?如果那样,我倒是甘愿与澈儿就此离开这庙堂之高,也不愿眼睁睁看着曾经纯粹的温情一丝丝变冷。

    我的二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88dush.com/xiaoshuo/121/121088/49916555.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