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求生手册

第117章 英雄所见略同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论语·学而》称孔夫子有“温良恭俭让”之五德。

    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中又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

    无论是五德,亦或是五常,都是劝人修身向善的标准。

    但在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间,五德和五常,都要排在另一种品德之后。

    这种品德便是孝。

    两汉之时,孝被提倡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上至帝皇,下至百姓,都要尊崇孝道。

    两汉皇帝中,除了高祖刘邦和世祖刘秀之外,其他皇帝在帝号之前都要冠上一个孝字,即便是“汉武大帝”刘彻也得符合这个规则,称之为“孝武皇帝”。

    汉代提拔士人最重要的途径是察举制,而察举制的常设项目中,也有一项称之为“孝廉”,取“孝顺亲长、廉能正直”之意。

    一个人如果能够同时做到“孝”、“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那简直就是正人君子的典范。

    而如今颜良的身边就有这么一个可以称得上是“正人君子”的人与他同行。

    在得了诸多好处后,颜良婉拒了袁谭留宿此间的请求,坚持要告辞离开,在返回城外大营的途中,除了颜枚等随从外,又额外多了数人。

    这多出的数人正是刚才一同赴宴的青州别驾王脩以及他的从人。

    泰山贼臧霸、孙观等人入寇青州,河北军无意于在青州大兴兵戈,遂商议遣使与臧霸等人联络息兵,而素有令名的王脩便被任命为使者。

    正好颜良明天要出兵兖州,王脩便请求与颜良同路而行,颜良自无不允,王脩就带着几个随从,当夜与颜良一同返回营中驻歇。

    说起北海营陵人王脩王叔治,他的道德品质堪称世之典范。

    王脩这人命比较衰,七岁那年的社日,母亲就撒手而去。

    社日就是祭祀土地的节日,按照当时的习俗,社日这天乡里间要高歌乐舞祭祀欢庆。

    就在第二年社日祭祀的时候,王脩想起了亡母,心生悲痛而放声大哭久久不能止歇,其恸哭之声惊动了邻里,邻里中人感念王脩的孝心遂中止了社日的欢庆活动。

    王脩年少好学,曾游学于天下遍访名师,二十岁的时候,游学到了南阳郡,借宿于当地贤者张奉家中。

    当时中原疫病丛生,张奉全家都感染了疫病,王脩命虽然衰,但比较硬,愣是没有被感染。

    他见张奉全家生病,缺乏人照顾,心生怜悯,又感念留宿之恩,就亲自侍奉照顾张奋一家,直到他们家中人病愈之后,才离开南阳继续游学。

    初平年间,王脩已经有了些名声,遂进入了当时的北海国相孔融眼中,召王脩为主簿。

    王脩可不是那种尸位素餐的大族子弟,他在任上以能任事见称,与他的上司孔融的风格大不相同。

    高密大族孙氏素好豪侠,蓄养门客,门客经常在乡里间为非作歹,触犯律令。当时有贼人犯法后藏匿进孙氏的宅邸里,当地吏员明知而不能捉拿,遂告求于郡中。

    按说王脩只是一个主簿,并不管贼曹事,但他听说后亲自带上吏员并鼓动民众包围了孙氏的宅邸。

    吏员民众都畏惧孙氏的yín wēi,王脩号令道:“有敢不听号令进攻的人,和罪犯同罪。”吏民们才鼓足勇气跟着王脩一起进攻孙宅。

    孙氏在宅墙中看到如此声势,大为惧怕,主动将贼人交了出来。

    自此以后,北海国内的各地豪强纷纷慑服于郡国的威严而不敢在肆意行事。

    王脩也随之而显名,被孔融察举为孝廉。

    若是常人,在得知被举孝廉后无不是大喜过望,但王脩却并不如此想。

    他认为郡中朱虚县的学者名士邴原邴根矩是比他更贤达的人才,应当先于自己为孝廉,遂面谒孔融,要孔融改变主意举邴原为孝廉。

    孔融劝他道:“邴原的确是郡中大贤,我早就了然于胸。以前高阳氏有贤者八人,尧帝没有任用,但舜帝任用了他们。按照邴原的才具德行,绝不怕得不到重用,让我的继任者来察举他,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若正常人,事情到了这儿,推辞过了,被劝说后那就顺顺利利听话呗,可王脩还是坚持己见,继续推辞。

    孔融又劝道:“你洁身自好,经历诸多磨难,为我作的谋划少有过失,给人许多教益而不知疲倦。我因此而嘉奖你的功勋,乃是彰显美德,将你推荐到朝廷中去发挥更大的作用,你难道可以辞让吗?”

    直至话说到这个份上,王脩才不得不答应了孔融的命令,被举为孝廉。

    被举孝廉的人,按例要去往朝中接受太常考核,天子任用。但当时天下大乱,道路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88dush.com/xiaoshuo/122/122377/50716658.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