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只是个匠人

第326章 利己主义者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这样吧,既然各家粮食都不足,那就把粮食放我这统一调配,咱们恢复以前的搞法,吃大锅饭!”村支书缓了缓道,“这样一来是可以省柴火,二来可以保障每个人都有的吃。”

    “老支书,您要这么说我可就不干了。”一人反驳道,“当年搞大锅饭是什么结果大伙又不是不知道,本来粮食就少,再这么一搞怕不是要饿死人哦?”

    “就是,当年吃大锅饭前半年是吃爽了,后面没得吃,饿得那叫一个惨啊。”大家回忆起那段历史,纷纷反对。

    “安静~”村支书摆摆手,“我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还是当时的主要劳动力,要论挨饿,当时你们还是小娃娃呢,能饿着多少?我当时差点没熬过去,心里能比你们没谱?”

    众人沉默。

    “你们以为我说的大锅饭就是大家随便吃啊?怎么可能。”村支书道,“每家每户都有限额的,由我看着,谁也不许吃多!”

    “可是,让我们把粮食都拿出来,各家的情况都不同,有的余粮多有的余粮少,集中分配的话就……”某村民说出了顾忌。

    “咱又不是搞绝对平均主义,像毛熊老大哥当年搞余粮收集制,那样的错误咱能犯吗?不可能的事。”村长解释道,“我是会计出生,你们可以打听打听,当年十里八乡能两只手同时打算盘的会计有几个?就我有这手绝活!”{骄傲jpg}

    “老支书说的对,他可是咱们村最好的会计,各家各户出了多少粮食、柴火由他先记着,到时候该得多少、该还多少都能兜得明白。”有人附和道。

    屋子里陷入了讨论,过了一会儿讨论声陆续停了,最终达成协议。

    “行,那咱们就听老支书的,把家里的粮食都搬到村头公仓里去,以后统一开饭。”

    “光是统一开饭还不行,看刚刚举手的情况就知道咱们村的粮食总量肯定不够。”老支书沉声道,“开源节流,不仅要节流,还要开源,坐吃空山只有等死的份,天晓得这鬼天气什么时候能好起来,咱们必须额外再找吃的。”

    老支书说这话时,眼睛里似乎流露出长者式的智慧之光。

    “可是要上哪弄粮食去?这天寒地冻的,总不至于种田吧?”一个村民抱怨道。这是家里余粮最“宽裕”的一个,要是不搞“大锅饭”的话他们家的生活铁定滋润的很。现在这么搞,还要跟着别人一起饿肚子,心情能舒畅就怪了。

    老支书对此选择性充楞:“人活着还能让尿憋死不成?种田自然——等会儿,田!”

    该村民:???还真让他想出办法了?

    “大家都是庄稼人,田里有什么吃的就不用我说了吧?”

    “庄稼?”“大冬天的哪来的庄稼?”“没庄稼还能吃啥?田鸡?”“大冬天的早冬眠了,你抓一个给我看看?”“总不至于吃田鼠吧?”“谁要吃那玩意?{嫌弃脸}”“你饿急了,逮到什么都吃得下。”……

    “老支书,您的意思是掏田鼠窝?”有机灵的想明白了。

    “对啊!田鼠冬眠总得储备粮食吧?”“我小时候听我爷爷讲过,那时候他们一闹饥荒就掏田鼠窝,一窝能掏出小半斗谷子呢!”“假的吧?半斗?那不是比我家米缸里的还多了?”“这可是过冬的田鼠,只只都富得流油,半斗真不多。”……

    “没错,我就是这意思。”老支书笑了,“咱们村那些田里总还能掏出几斗米来吧?为了以防万一,掏了田鼠窝里面的鼠不要埋,拿冰冻起来,到了弹尽粮绝的份上还能撑一下。”

    “可以模仿广♂东人的吃法,那什么‘三叫{吱},老恶心了。”“卧槽,你吃过?”“二十年前去他们那边省城卖货,见别人吃过,我没敢。”“那玩意怎么吃?”……

    事关存亡问题,村民们都不敢马虎,第二天一大早就把自家粮食都运到了村口粮仓。

    “这也太少了啊。”老支书看着统计上来的数犯了难:虽然已经料到是这么个结果了,实际数量还是比预估值少得多。

    “按照这个标准来算的话,每个成年男人每天只能分到……这么点怎么够吃啊?”作为十里八乡第一会计的村支书犯了难:会计说到底就是管账的,就好像一百旦粮终究是一百旦,只能在分配上想方设法让它合理化,并不能更改它的数据。倘若将一百旦改为两百旦——有什么用?实物摆在那里,自欺欺人罢了。

    “长发啊,你过来。”村支书朝一村民招手示意。

    “待会儿你叫上几个人,上田里挖田鼠去,咱们村这点粮食实在不够啊。”

    “好,我一会儿就去。”倪长发应道,“对了,跟您反映个情况。”

    “你说。”

    “我发现有些人交粮食的时候可不老实,”长发往四周瞅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88dush.com/xiaoshuo/116/116241/49742820.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