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软皇帝大梦想

二次北征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看到郑和拿来的信件,作为郑和的第一任老板朱棣的信件。郑和为了避嫌,自然没有趁莫然看信的时候站在一边偷瞄,而是迅速的退向一边。

    根据信中朱棣的说法,这次裁军裁的很彻底,七万多大军只留下三千护卫,连朱棣的名将邱福、张辅都打包送给了莫然,只要莫然肯接受,一切都是莫然的。

    朱棣还在信中郑重的表示,自己不是别有用心,只是瓦刺欺负到大明头上了,我自然不能忘记大明的组训,作为一个边塞的王爷,朱棣自然要承担保家卫国的责任,不过朱棣也是有个小要求的,明年朱棣想要自己的孙子,也就是朱瞻基。

    朱棣希望朱瞻基可以去镇江军校学习,他作为燕王的第三代传人,自然要学会怎么做一位好将军,替皇室戍守边塞。

    莫然笑了,朱棣的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响,虽然朱棣裁军了,貌似是认输了。可是看朱棣到想把自己十二岁的孙子送到镇江军校,显然是想和莫然拼下一代的。

    莫然寻思着如今又添七万士兵,留二万士兵驻守大明的北方,一万负责给周常带路,一万负责给自己带路。

    剩余的五万燕王护卫,携带者家属,跟着元月份的安南移民船只,和家属一块移民到安南,嘱托高巍把这些护卫原有的编制打乱,全部融合到明军里就不会出事情。

    这样的话,安南又要白添十几万人口,被困在北平府里长达六年的士兵也和家人团聚,{本身这些士兵家属都在北平周围的府县里,是被朱棣拐骗过去的,自从朱棣靖难失败,也就留在了北平府。}

    本身整个北方也就朱棣这个假想敌,如今朱棣的士兵一解散,就再也没有什么威胁了,大明就可以安安心心的料理瓦刺啦。

    莫然想着有了老兵带路,早点就早点对付瓦刺,自己好几十万大军压阵,用huǒ yào轮番轰,也能把瓦刺轰成渣渣。

    到时候多带点huǒ yào,huǒ yào可是骑兵的克星,虽然打不死人,可是能吓的马慌了神,这就足够能宛转战局的。

    莫然回到御花园前,周蔓还在那里跪着,朱文茔不知道什么时候跑来了,两个眼睛瞪着莫然说:“我这个糟老爹坏的很,这么硬的石板,这么冷的天,会把我的周蔓阿姨冻坏的。”

    莫然对朱文茔哭笑不得,只能扶起周蔓说:“我答应你了,等我整顿好士兵和粮草后,十二月份就能出发。”

    周蔓听完笑了:“那我就不耽误皇上的事情了,酒楼里一大堆事情,宋颖和唐婉肯定忙不过来,我得去帮忙看着。”

    看着周蔓转身就走的利索劲,莫然一阵摇头。

    朱文茔则撵起周蔓,让周蔓带她出去转转,周蔓那有时间带她出去玩啊!

    周蔓就好言相劝,让朱文茔好好听话,等过完年会给她一大堆好东西吃。

    一提到吃,朱文茔顿时同意了,挥舞着小手祝周蔓阿姨一路顺风,千万不要忘记过年后带吃的来看她。

    ……

    回到御书房内,莫然提笔写下了给朱棣的信,告诉朱棣要挑选二万去过漠北深处的护卫,把这些人留在北平,等明年和自己一起去讨伐瓦刺。

    剩下五万护卫,他会让铁铉前去接收,到时候让这五万护卫带着一家老小,前去大明的新疆土,过着一年收三次粮食的好日子。

    莫然又召集三个内阁,商量出兵多少为好,黄观和解缙认为,大明的北方已经有几十万的士兵了,压根没必要再添兵了。

    皇上就出五万士兵保卫自己的安全就行了,御驾亲征最主要是振奋士气,不是让皇上拿着刀和敌人拼刀子。

    而且五万士兵花费的钱,还可以算在计划之内。至于运粮食和军械,用船装载,一船起码得抵独轮车拉上上百车的量,沿着大运河北上,或是沿着直隶山东海岸线北上也可以。无论两样执行那一样,都能节省不少成本。

    莫然还想再说点什么……

    潇恩就把户部国库的结余送了上来,一张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字,列出的每个月不停的造燧石qiāng、斩马刀、朝安南行省、宋禄行省移民、又扩充支教部的队伍的花费。

    如此多的开销,自然花费了巨额的银子,如今大明国库尚存银七百万两,等到“食全食美”酒楼的年收入运到国库,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莫然看完也不好在说什么,只能让大明北方戍守部队出兵。

    一番计划后,东北三司出兵六万,铁铉出兵六万,让辽王朱植再出兵二万,加上燕王朱棣的二万,还有自己带过去五万人,可以凑够二十一万人。再让周常和窦平也筹集十万人。都要选精锐的部队出战。

    这样就可以三路军齐出,每路军都是数十万人,只要有一路明军遇到瓦刺军,就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88dush.com/xiaoshuo/121/121517/50083054.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