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本皇帝

一百七十九章预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进入八十年代后,因为广场协议和美国威胁,日本政府不得不完全开放金融市场。这个完全开放金融市场的结果,就是出现了银行危机。

    以前日本企业借钱渠道单一,基本就是找日本银行借,而今市场开放,róng zī渠道多种多样,日本银行不是唯一选择了,这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银行业危机。

    1991年,兴业银行公开发行债券,共计划募资7000亿日元。

    兴业银行宣布公开发行债券的第二天,尾上神婆就一个电话打到兴业银行董事局管理部。

    她告诉部长河西京二,我打算买2800亿你们的债券。

    河西部长乐呵呵的陪笑,尾上神婆一开口就认购2800亿,可它一共就发行7000亿啊,你说你是银行经理,看到这样的大客户,你能不像神一样供着吗?而且这不是尾上神婆第一次认购兴业银行债券,1990,1989年等,她都认购过。

    88年,小玩玩,认购了130亿

    89年,认购了531亿

    90年,认购了2179亿

    91年,最疯狂,认购了2861亿

    而尾上神婆认购的钱,当然是来自于她的信徒们咯,还有就是在股市赚到的钱。

    要知道,尾上神婆是兴业银行的超级ViP,而兴业银行当时和日本其他银行所面临的难题一样,就是没人来借钱。

    因为日本企业有更多róng zī渠道了,所以没人来找银行借钱了。而没人来找银行借钱的话,那银行靠什么赚钱?

    所以对于兴业银行来说,最大的困扰是“谁能来借我们的钱”。

    在这个大背景下,兴业银行的高层和尾上神婆又关系热络,尾上神婆又是兴业银行的超级ViP,那么兴业银行将钱借给尾上神婆就成了一桩顺理成章的事。

    银行危机什么时候开始的?也就是87、88年开始的,而根据泡沫炸裂后暴露出的真相来看,其实在1988年。

    在神婆开始拥有众多信徒的时候,尾上神婆一年内,就从各个银行借到了总计2000亿日元的资金。

    可以这样说,因为发生了银行危机,银行为了生存,就必须四处派出业务员,寻找愿意向银行借钱的“大人物”。

    而尾上神婆,就恰恰是当时的“大人物”,于是银行专员就主动找上她,求着她向银行借钱

    第一笔100亿,第二笔500亿,光在1988年这一年,尾上神婆就借了足足2000亿。

    而这2000亿中,又有530亿,去买了1989年兴业银行的债券。

    不过没关系,因为1989年,兴业银行又借给尾上神婆1800亿。

    要求着尾上神婆来借钱的当然不光是兴业银行,1989年,尾上神婆从各个银行共计借到了11900亿日元,到期还了的6800亿。

    银行当然不可能白借钱,这上万亿的róng zī,一天光利息,就是1.1亿。

    一天利息就是1.1亿,谁还的了这钱?

    为了还每天高达1亿日元的利息,此时摆在尾上神婆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就是继续借钱。

    只有继续借钱,拆东墙补西墙,才能继续玩下去,才能让这个局不崩盘。

    所以前前后后,尾上神婆向各大银行的借款总额,达到了27000亿日元。

    这个27000亿什么概念?

    当年日本大阪市一年的政府预算是13500亿,尾上相当于借了两年的大阪市财政预算。

    要知道大阪是仅次于东京的日本第二大城,可有一个平民老百姓借到了这个第二大城市两年政府预算的钱,这是不是不可思议呢?

    这就是真实发生在日本泡沫时代的事情。

    其实,银行当然不是傻子,只不过银行,已经“输不起”了。

    金融圈有句话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当你借了银行100万的时候,银行是你爷。当你借了银行1亿的时候,你是银行的爷。

    这就充分说明了,当时那些借钱给“尾上神婆”的银行的心态。

    当银行借给尾上的钱达到一定规模后,银行其实已经和尾上绑在同一条船上了,此时银行所能做的,就是尽全力避免尾上倒了。

    因为一旦尾上倒了,那银行借给尾上的几百亿,几千亿,也全都成为泡沫。而这么大的坏账,足够给一家银行致命打击了。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88dush.com/xiaoshuo/121/121934/51178762.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