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三马的。
而宋军显然没有能力把战马装备全军,因此只能用步骑混合的战阵应对。
这也使得战场上的将士要承受更大的伤亡,更需要将领拥有更敏锐的洞察力,用以指挥应对战场上更复杂多变的形势。
而此时在宋军战阵最前面突出位置的,则是三千多个首次出现在宋军战阵中的新兵种。
一种被称为重装步人甲的新兵种,由杨继业的独子杨延昭率领,也是由首先提出组建这样一支新兵的。
这支新兵种,可以说是砸了老鼻子的钱,要不是赵老大极为看重这个少年英才,是绝对不会答应他这个请求的。
重装步人甲每个士兵的铠甲都重达五十斤,由一千五百多枚甲叶组成,将整个身体都包裹的严严实实,可以说是一个移动的铁疙瘩也不为过。
层层叠叠的甲叶,远远看去,犹如是一座座铁甲浮屠。
这种盔甲打制起来极为不易,即便是将作监中施行那什么标准衡量制,再加上那什么流水线生产,让制作盔甲的速度提升了数倍。
但打制出这三千多套盔甲也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财力。
而且,这些盔甲的金贵不仅仅是因为打制不易,更麻烦的保养。
几乎是每套盔甲都要配备一个专职的辅兵去打理维护这些盔甲,稍有不慎,让这些金贵的铁甲锈蚀的,其防护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除了一身金贵的铁甲,每名士兵还配备了强弓重弩,以及盾牌斩马刀,站在最前面几排的士兵,甚至还要举着一杆两丈不到的长qiāng。
零零碎碎的加起来,每个军卒的负重达八十斤之多。
若要让一名普通军卒身上穿戴着八十斤重的装备,别说打仗了,连走路都困难。
因此这一队重装步人甲的人选,皆是军中最强壮之人。
这里所说的强壮,并非是指身材高大孔武有力者。
恰恰相反,重装步人甲的人选并非指定要身材高大的。
主要挑选的,而是那种精干瘦小,却极耐重的人,这样才能在战场上能灵活施展身手。
这是因为与他们作战时的战术有关,穿一身铁甲的用意并不是与辽军的战马对撞,而是为了保证能够经受住箭矢抛射的洗礼,以及之后的冲撞。
随后这支重甲步兵才回以专砍马腿再杀敌的方式展开战斗。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