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饺子和团圆子送来了,把方方元元、春夏秋冬这些小丫鬟也喊过来,大家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团圆饭。
突然,外面一簇簇冲天而起的烟火,绚烂夺目。
这是烟花的美景,新的一年到了。
……
京城,故宫。
暖心阁内,虽温暖如春,然而气氛却一如前日般肃煞凛冽。
勤奋的崇祯皇帝,今天没有批折子,休息了一天。
因为他今天要接受文武百官之陛见,皇后也要接受命妇觐拜。
一大早,崇祯先去跪拜了自己的嫂嫂,天启皇帝的皇后张嫣,然后带着皇后、妃嫔们在重华宫共进早膳。
同一顿饭要上百个菜,一天要吃数千两的清朝皇帝不同,生性节俭的崇祯皇帝早膳吃的很简单,也就是稀饭和糕点在加上一点小菜,连普通豪强家里的饭菜都比不上。
吃完饭,崇祯开始接见文武百官,拉拉家常,之所以没有接见宗室皇族,完全是因为朱元璋制定的制度。
鉴于宋朝皇族被金兵一网打尽,无数宗室女子被金兵侮辱的惨剧,朱元璋吸取了宋朝的教训制定了奇葩的分封政策,同时规定皇子一旦成年,除非是太子能留在京城,其他人必须去封地。
就好像前面提到的福王,为了这个儿子万历皇帝同大臣们打了十几年的持久战,最后还是没能扭过,让福王就藩。
朱元璋规定了宗室由宗人府负责管理,又规定皇室宗族都不能呆在京城,只能让勋戚管理宗人府,后来勋贵衰落,宗人府就名存实亡,它所管辖的事都移交给礼部办理。
因此京城只有皇帝一家,亲戚都在外地,崇祯想见他们也见不到。
这样的做法固然避免了被外敌一网打尽的情况,但是给地方带来了无尽的麻烦。宋朝、清朝的皇族人数其实不比明朝少到哪里去,但是他们把人都集中在京城,即方便了管理,其危害也远远小于明朝。
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晚上忙了一天的崇祯,将自己的所有妃子和子女全都叫到了慈宁宫,陪着皇太后张嫣一起守岁。
看着王承恩他们在外面摆放烟火,心情不错的崇祯皇帝,也想过去放几个过过瘾,但被皇后、皇太后等一群人制止。
皇上可是九五至尊,去放烟火未免太掉身份,没办法爱好面子的崇祯皇帝只能收拾好心情,去看周皇后等人包饺子。
这是崇祯皇帝亲自吩咐的,为了体念民间的疾苦,崇祯皇帝规定,除夕守岁,做年夜饭,必须自己动手。虽然炒菜可以由御厨代劳,但是饺子一定要自己包,自己准备,这样过年才有滋味。
对于崇祯皇帝建议,没有人反对,因为其说的有道理,特别是周皇后也是小户人家出身,小时候过年也是自己跟母亲一起动手包饺子做年夜饭。一家人热热闹闹过年。
“父皇,你看我包的饺子!”阿九也就是长平公主拿着一个饺子递给崇祯皇帝,炫耀道。
“不错,阿九包的很好!”看着眼前的水饺,崇祯皇帝笑道:“阿九这么懂事,真希望你能一辈子在爹爹身边。”
“那我就一辈子在父皇,母后身边,不离开你们!”阿九把手里的水饺放下,又拿起饺子皮包了起来。
“说什么傻话!”周皇后笑道:“阿九,你的年龄也不小了,过两年就可以给你选驸马了,你想选什么样的给母后说说,”
“不要吗?母后,我不要驸马!”听到母后要给自己选驸马,阿九公主不高兴了,拉着母亲的手撒娇道。
只是她忘了手上都是面,这一拉,弄的周皇后袖子一片白,让其苦笑不得。
“你呀,疯丫头!”周皇后溺爱的捏了捏女儿的鼻子,在上面留下了白白的印子,结果惹来田妃等人一阵欢笑。
“皇嫂,不知道你最近有什么事情吗?朕这些日子因为朝政太过繁忙,疏忽了皇嫂,希望皇嫂不要介意。”崇祯皇帝看着一旁的张皇后道。
对于这个嫂子,崇祯十分的敬重,拿他当自己的母亲看待,当年要不是这个嫂子的支持,自己很可能登不上皇位,只能在封地里孤零零的度过一生。
“皇上勤于朝政,是大明的福气,也是百姓的福气,只是别累坏了身子!”对于崇祯的努力,张嫣是看在眼里的,比起自己的老公,天启皇帝要勤奋十倍百倍,可惜!
勤奋没有换来天下的长治久安,这天下反而一天天乱了,张皇后虽然久居深宫,一心礼佛,但对外面的事情也不是一无所知,知道现在的情况比天启年间差太多了,只是自己一届女流之辈能做什么。
只希望上天能可怜皇帝,看到他这么勤政,能风调雨顺,让他扭转局势,那样即使自己将来能见到天启皇帝,也能瞑目了。
“皇嫂放心,我会注意身体的!”崇祯皇帝说着看了一眼周皇后:“朕没时间,你要多把心思放在皇嫂身上多过来陪皇嫂聊聊天。”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来源4:http://www.31xiaoshuo.org/133/133783/48051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