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兴

第15章 徐世松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大约20年前,大周朝还没有沦落到徐世杨蔑称的“南周”地步的时候,他的大伯和父亲同一年考上了进士……。

    一门两进士,在当时也算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从那以后,徐家开始从自耕农向地方豪绅转变的过程。

    徐家大老爷、二老爷为官时期“积攒”下的钱粮逐渐转化为土地,还有大量同姓或不同姓的平民带地投献,然后是跟同样的地方豪族联姻……。

    当大周朝在江北的统治趋于瓦解的时候,两位老爷回到家乡,凭借为官时期积攒的人脉和庞大的财富,聚集大量佃农和附近走投无路的自耕农,开始结寨自保。

    以上就是徐家的发家史,也是现今大多数江北豪族起家的标准套路——都是些所谓的“乡贤”家族,无非是有大有小罢了。

    这些家族的目的,其实也很简单,坚持到某个人或者某一伙势力来收拾残局,然后继续当他们的乡贤,过他们耕读传家的美好生活。

    至于这个人或者这伙势力到底是谁,这些所谓的乡贤们可不在乎。

    反正,在他们眼里,无论谁当权,哪怕是dá zǐ,最终还得依靠他们来维持zhèng quán的正常运转——其实,不如说dá zǐ当权更好一点,毕竟dá zǐ维持一个大帝国的经验更少,也就更得依仗他们这些地头蛇、读书人。

    在徐世杨看来,如果不是如今关外各路dá zǐ仍在混战且不分胜负,这些混蛋恐怕早就带着降表和劝进书出关了。

    ‘必须建立起忠于我自己的势力,其他人,哪怕是血缘上的亲人也靠不住。’

    徐世杨骑在战马上,一边溜达,一边漫无边际的想着:

    ‘现在我必须依靠他们,但也不能过份信任他们,必须用利益交换他们的帮助!’

    “真麻烦啊!”徐世杨忍不住感慨一声。

    “少爷,到了。”见他总是魂游天外,胡老头不得不提醒道:“大少爷来接您了。”

    “大哥!”徐世杨抬起头,看到一个身高体壮的汉子正站在第一屯围墙门口。

    这是徐家世字辈的老大,徐世松。

    徐家以“聿愿同心,孝敬和睦,世代绵长,丕承祖泽”为辈分;以五行相生为名。

    徐世杨自己是世字辈,他爹那一代人自然是睦字辈。

    睦字辈以水为名,水生木,因此世字辈都是以木为名。

    徐世杨这位大哥出自长房徐睦江一脉,年纪比他大出整整一纪,因为是长房嫡长子,且母族势力同样很强大,徐世松在徐家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因此养成一个飞扬跋扈的性格。

    对徐世杨来说,这位大哥有两个值得拉拢的好处:

    第一,在徐世松看来,徐世杨是二房嫡长子,在特别注重嫡庶之别的徐世松眼里,他比世字辈其他人地位更高{包括长房的另外两位同辈人},更值得交往。

    第二,飞扬跋扈在平时是个容易惹麻烦的性格,但在这乱世,却让徐世松显得比较勇武。

    以现在的情况来说,整个徐家两代9口男人,最不怕dá zǐ的自然是徐世杨,然后大概就要排到他这位长兄了。

    因此,在徐世杨未来的计划中,徐世松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必须给予其足够的尊重。

    “三弟!”徐世松远远的看到徐世杨,故作豪爽的大笑着叫一声,迎面向他走来。

    徐世杨赶紧下马——他的个头本来就高,骑在马上,离得近了会给人一种莫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对于自家大哥来说,实在没有必要。

    “竟然劳烦兄长亲自出迎!”

    徐世杨抱拳对自己的长兄行礼。

    “好说好说!哈哈哈!”

    徐世松赶紧回了一礼,不过,徐世杨发现,这位大哥的眼神始终偷瞄自己的背后,仿佛在tōu kuī什么绝色měi nǚ。

    徐世杨淡淡一笑,说道:“大哥若是喜欢,尽管挑一匹,小弟双手奉上。”

    与以科举起家的上一代有所不同,徐世松比较好武,喜欢打仗{虽说他也不敢去打dá zǐ},在齐省各地的盗匪、流民、屯堡民中也算有些勇名,最大的爱好是兵器,自然也包括战马。

    然而,遗憾的是,徐家没有战马。

    或者说,整个齐省,都未必能找得出一匹正儿八经的战马,驮马倒是有,徐世松也经常骑那些玩意。不过,与徐世杨今天带来的这些身高腿长的辽东战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x88dushu.com/xiaoshuo/110/110957/43643492.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