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击败了叛军的前锋大军后,一路又势如破竹的取得了接连几场大胜,仲由宗师所统领的先锋大军已先期抵达了庐山脚下。此时,离那叛军主力盘踞着的浔阳城已是不远。
却说带弃,随着大军甫一进入到庐山附近区域,心便涌起了一阵阵莫名的悲恸。百思不解之下,遂传令麾下锐士收集关于庐山的历代资料记录。待相关资料呈,便开始仔细的查找翻阅起来,在一段段资料记录被排除之后,带弃发现其只有两条记录与自己或有关联。
按其第一条记录所述,故老相传,远古时代,战神蚩尤曾在此山炼器。其第二条记录则记载着,在十数年前,虎方的末代之王昌淦,于国灭后携夫人逃亡至此,最后夫妇二人皆亡于西海,其尚在襁褓之的幼子不知所踪。
当看到昌淦这个爷爷在幼时曾经无数次提及的名字时,带弃终于确定,自己便是当年那幼婴,国破身亡的昌淦夫妇便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随后,带弃又认真的求教于仲由宗师。方知,在隐秘的传说之,虎方之国乃是远古时代战神蚩尤所传下的嫡系血脉。言谈之,仲由宗师所提及的有关于虎方之国的一些图腾徽记,却隐隐的与带弃怀那本薄册的某些图案印记相符合。
因已前方临近叛军主力大军最后盘踞的据点浔阳城,仲由宗师的先锋大军正静待楚国主力大军的到来,近期内并无战事。当即,带弃决定次日便去寻那昌淦夫妇最后的殒命之处,好好的拜祭一番,以尽孝道。
次日一大早,带弃便向仲由宗师告了个假,又备好了香烛祭品,便默默的独自离开了大军扎驻之地。一路,借助了当地百姓的指引,不断的朝着西海方向行进。
大战之际,先锋大军所在的区域附近时有叛军的密探刺客频繁出没,仲由宗师不放心带弃孤身一人行走于混乱之地,遂遣了姜好,由其另点了数名精锐的心腹锐士,于暗尾随护卫。
冥冥之似有天意,不知不觉间,已完全放开了心神的带弃凭借着心一点灵明,不由自主的来到了昔日幼时与父母分离的那处树林之。默默伫立缅怀了良久,随意的望了望摆在面前的几个方向,凭着直觉,带弃毫不犹豫的依照着当年昌淦夫妇引开追兵的那个方向,朝着西海缓缓行去。
终于,来到了西海边,只见带弃神情肃穆的点起了香烛,又认认真真的摆好了祭品,恭恭敬敬的向着西海拜了三拜,遂伏地失声痛哭了起来。
远处跟随着的姜好见状,急忙向身畔那几位锐士护卫打了个止步的手势,随后便轻轻的走到了带弃的身后,静静的立在一旁默默的陪伴着。
“昌淦大人应该是带弃兄的父亲吧。”良久之后,眼见带弃起身,姜好轻轻的问道。
“是的。”毫不掩饰心的悲哀之情,带弃语气低沉的应道。
随后,姜好点起了剩余的香烛,嘴念念有词的向着西海方向恭谨的拜了几拜。
二人又静静的缅怀了大半个时辰,眼看着天色已然不早了,终于,姜好出声打破了沉默,“回去吧,带弃兄。”
“好,我们走吧。”带弃神色平静的应道。
数日之后,项承统帅着楚国的主力大军抵达了庐山附近。随即,仲由宗师的先锋大军会合了主力大军,一路毫无阻碍的前进到了浔阳城下。随后,经过军一众高层将领的一番认真商议协调后,最终的作战计划被确定了下来。在最后的总攻时,仲由宗师所部的先锋大军被安排攻击浔阳城的南门。
那日,待得诸部大军一切准备停当,随着那道总攻的讯号发出,带弃亲自带领着姜好,项野,熊智,颜渊,邓裕,以及麾下的锐士营,随同着仲由宗师的先锋大军朝着浔阳城的南门发动了猛攻。
此时的带弃,以及一众麾下的锐士们,人人身披一套包裹住全身的厚重铁甲,悄悄的混杂在负责掩护的盾牌大军徒步而行。沿途之,只见带弃一面顶着叛军从城墙射落下来的密集箭雨,一面凭借着手所持的特制强弓朝着城墙的叛军奋力反击。随着带弃每一箭的射出,城墙方必有敌方一人扑地毙命。
渐渐的,大军接近到了城墙下,一时间,巨石、滚木、乱箭,纷急如雨下。此时,便有后方军士推动着一座座庞大的云梯车搭了城墙。随后,又有一队队精锐军士纷纷踏梯,悍不畏死的披石冒矢,奋勇而。在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代价之后,一部分敢死军士终于成功的踏了城头,随即与守护在城头的一众叛军展开了一场异常激烈的争夺战。
此际,带弃率领着麾下一众锐士,已慢慢的接近到了城门口处。到达那处之后,带弃迅速的接过了后方军士递过来的一根粗壮巨木,冒着从方墙头纷纷落下的箭矢乱石,猛然发力,朝着面前的城门狠狠的撞去。终于,在接连撞毁了三根巨木之后,才成功的将那堵厚实的城门给撞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