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神策划名单

第303章、天师作法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面的积累以及损耗,唐弘如今身后已然悬着一道金轮,当然,这金轮肉眼凡胎是无法看得到的。

    而这道金轮,不仅仅代表着唐弘的功德,更是和万民之气、地脉龙气以及军煞之气结合,代表着一方势力之运,若是立国,那就是代表着国运。

    若是贪官污吏遍地、天灾人祸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国土被占据,自然会消磨国运,减少国运年数。

    甚至于后世若是有着怨望,又或者有着期待,也会穿越时光,对这国运有着增减,不过,这种增减,并不会影响原本时空,而是会衍生出新的平行时空,而这影响力自然大幅度下滑,甚至于万不存一。

    各州中,大半势力对于青州是有着关注的,其中科举制为各方势力主所心动,但是那些由世家支持的势力主,虽然心动,但却不会轻易采用。

    首先就是这被录取士子的赏赐,赐剑倒是容易,可这田亩可就要命了,不仅仅这些势力主会划拨出一大块田亩,给予自己的家族,就是这士族的拥立之功,也得有着赏赐吧?

    再者就是军队士族问题,这田亩赐给了这些士子,又哪来的田赐给那些作战有功的士卒、将领?学唐弘那样对士族下手,那是肯定不行的,在出了唐弘这事之后,这些士族对于这些势力主可是防范的紧,若是动手了,下场必然凄惨。

    当然,也有一些雄主,凭借着出色的手段,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几乎原本的复制了青州政令,但他很快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按照这种速度下去,百姓不断繁衍生息,官员不断增加,田亩数量必然不够,最后要怎么办?

    对于唐弘来说,很简单,呆湾、琉球、倭国土地不够,可以移民去西伯利亚、东南亚、澳大利亚、米州、身毒、中亚、小亚细亚、非洲、泰西等地。

    而在更始六年期间,呆湾的硝石、倭国的金银,甚至于在寻找到西绒棉后,已经强令倭国各地逐步种植棉花,第一年先种一成,次年四成,第三年七成,此后,若是想要得到粮食,只能通过棉花来换取。

    这条命令一出,各地有识之士立刻看出了此令的歹毒之处,若是真的施行下去,整个倭国的命运,必然被唐弘牢牢捏在手心之中。

    不仅如此,唐弘以他们并非诸夏子民的名义,禁止他们食肉,唯有立下足够功勋,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之后,才会被赐予诸夏子民的身份,准许他们食肉,到时候,齐侯唐弘,将会重新册封各地大名,其中最为忠诚者,将会成为天皇,世袭罔替。

    这一抑一扬,一记鞭子一记甜枣,立刻让原本欲联合起来,爆发席卷整个倭国的叛乱消弭,就算有人前来联合,那也是立刻被拿下,并且举发,以证明自己的忠诚。

    甚至于治下平民,虽然有着抗议,但胳膊拧不过大腿,早就在唐弘征服倭国后,就进行了刀狩令,尽收倭国平民手中竹枪、弓箭等兵刃,虽然有着叛乱,不过根本兴不起什么风浪。

    至于大名的反对,自然有着其他人为唐弘取下其全族头颅,证明自己的忠诚。

    于是乎,棉花陆陆续续的于各地种植。

    而三年之策后的今天,唐弘开始频繁调动军队,几乎六成士卒都装配了燧发枪,于更始七年三月,齐侯派遣两路大军,每路大军均配备了一定的超凡力量。

    原本孙劲提议,调遣倭八旗辅助进攻,但是唐弘考虑再三之后,还是拒绝了,其根本原因在于,唐弘一想到那倭人杀戮诸夏子民,心里不知为何就感到有些不太舒服,只能拒绝了,并且打算,将倭八旗用在其他夷狄身上。

    若不然,唐弘和那司马氏以及大唐又有和区别?

    那司马家为了争权夺利,引异族进入中原腹地,那大唐虽然有着贞观之治,但是那安史之乱可是大唐皇帝自己作死引来的。

    由此可见,不能给这些夷狄进入诸夏大地的机会,更是万万不能让他们来杀戮诸夏子民,否则迟早都会遭到报应,自食恶果。

    索性唐弘这三年来的修生养息,却是没有落下士卒的训练,其中部分,更是从倭国调换而来,历经数次血战,对于燧发枪可以说是熟练使用,由这些人夹杂其中,起到一个安定军心的作用,甚至有时候比起那些基层军官都有效果,毕竟氛围很重要。

    这两路大军,分别征伐徐州以及冀州,唐弘亲自率领前往冀州的大军。

    原本唐弘是打算先行平定中原,但是不知为何,唐弘心中忽然想起后土留给他的一句提示,让他对那北方胡人生出了警惕之心,所以这才兵分两路。

    再加上,那赵侯已然称公,雄踞冀州,若是再让他打下了幽州,难免有些麻烦,索性先行灭了那赵公,杀了那赵公独子,夺了那地脉龙气,以免出现意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88dushu.com/xiaoshuo/94/94893/35488634.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