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族里的壮劳力达到了180人,而且拥挤的山洞让建设新房的热情空前的高涨(我想2007年如果出台我在大元村的建房政策,广大人民的建房热情还高更高)。
先期工程是挖地基,为此我还设计了地基外围的石底、石边用泥土粘合的排水沟,以免暴雨时冲到墙体,所有的房子排水沟连在一起后排向小溪。
地基花了大约一个月半才完工。
然后是筑土墙,这一次在墙泥中和进去了大量干草,大为增强了墙体的韧性,减少了频繁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期间我又带了大约100名劳动者花了十天时间拓荒近600亩,在村外背对寨门的草原上种下了粟种,并用简单的围栏圈了起来。
土鲁是最忙的人:得做首批40道门、窗和80张大床。为此他带了近十名徒弟!
由于海盐贸易的开展,族里已有了340人。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我规划了已建的三间房作为专门的厨房和“食堂”——开始有点人民公社的味道了,而“老虎”成了第一任大厨——还带了三名徒弟!
厕所也“鸟枪换炮”——有了两个“土木结构”,有20个“蹲位”的独立厕所——迟早要分男女的,我在心里想。
3个月后,当夏天的第一场暴雨来临,洞里已不到30人睡觉了——舍不得这个老窝:木青就是其中之一,土土劝了半天也没有用。
在我为风暴的平安度过而兴奋时——排水系统起了作用——吴山族的长老代表来了。
想要回俘虏或拿到陶器。
(各位老大:兄弟当了这几天村长,知道陶器是可以用人口来换的,可是为什么那么多点击就换不来多几个推荐呢?帮帮兄弟冲冲榜,会给村长无穷勇气面对今后的挑战!!谢谢!!)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