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血沃轩辕

三百二十四 布局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些,能做到这些便已经足够了…”

    接着,他又对黄溪道:“这次叫你回来,是还有两件事要你去做。第一件,是你知道出来了个陵社没有?”

    “属下知道。”那黄溪仔细地回答道

    原来。在南京之变后,张溥公然宣布退出复社,重组“陵社”,并在大明景平元年九月地时候,陵社于北京正式宣布成立。

    对外,张溥声称陵社的主要任务为揣摩八股。切磋学问,砥砺品行,但实际上带有着浓烈的政治色彩,企图通过陵社来影响到朝政的方向。

    利用自己的巨大声望,以及南京之变的影响。大批原复社骨干纷纷宣布脱离复社,加入到了陵社之中,在短短地一个多月时间里,陵社成员便激增到了一千余人。而朝中的士大夫、学校中的生员,也都自称是张溥门下。

    在黄溪回到京师的这几天时间里,已经陆续有情报来报知。陵社最近频频聚会,似乎正在酝酿着什么,而黄溪则也派出了探子,以各种混入了陵社。

    “你认为他们会发起变乱吗?”朱斌平静地问道。

    “变乱绝对不会。”黄溪想也未想便回答道:“张溥这人其实聪明得很,我在南京和他打过交道。现在朝廷已定,更有高弘图等人的案子他曾亲眼看到,因此属下以为他决然不会拿自己地生命开玩笑。况且,他这人自认为很了不得。贸然反对朝廷,只会对他的声誉有损。”

    “是啊。他是个聪明人。”朱斌微笑着道:“我猜他会指使他的那些门生弟子,来痛痛快快地闹上一场。朝廷又不能杀他们,又不能抓他们,等朝廷焦头烂额的时候,可就是这位张先生。出来收拾局面的时候了。也正好可以和朝廷讨价还价,破坏朝廷的革新…”

    他站起身缓缓走了几步:“要是万一失败了。那些士子们要那些风骨,断然不会出卖自己恩师,到时受苦地是他们,可这位张溥张先生,却一点事情没有。他还是他的礼部尚书,还是天下士子的领袖。”

    黄溪在那静静地听着,他知道武英王既然这样说了,就必定已经有了办法。做为一个部下,有时候倾听比发表自己的意见更好,自己要做的只是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命令。

    “侯方域、冒辟疆那些人还都好吧?”朱斌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

    “已经随我一起到了京师,目前正押在刑部大牢之中,等候朝廷处置。”

    “这些人都是些头脑发昏的读书人,只是受了别人的鼓惑这才闹事,当不得什么大事的。”朱斌话里有话地说道:“我看好好地训斥他们一顿,然后把他们放了也就是了。”

    黄溪在第一时间里就反应出了武英王地意思。侯方域、冒辟疆这些人一直追随着张溥,谁想到最后出卖他们的却是自己地老师。以这些人的性格,哪有不痛恨的道理?若是到时候有人在背后推他们一把的话…

    朱斌也不和部下点明,只说道:“还有个叫葛亨的人,以前在归凌充当知县,听说这人很有一些才能,只是最后得罪了朝廷,这才罢官不做,你想办法帮我尽快找到这人!”

    见部下一一应了,朱斌把话题转到了自己最为看重地事上:“你知道朝鲜这个国家吗?”

    朝鲜黄溪又焉能不知。明朝和朝鲜从来没有过战争。在高丽政权地时候,由于长期受到蒙古人统治,其国王虽然蒙古化,但其国人和大部分的大臣还是向往汉人地先进文明。

    蒙古被朱元璋赶走后,高丽王还是追随蒙古人,这激起高丽人和那些大臣的愤怒。于是李成桂在百姓和大臣的拥护下,推翻了高丽政权,建立了新政权,其后立即向中国大皇帝,洪武皇帝朱元璋请命,并请求新国的国名。朱元璋赐其国名为“朝鲜”。从此,朝鲜便成了大明的“不征之国”。

    万历年间,倭岛基本统一,丰臣秀吉向外扩张,入侵朝鲜。朝鲜抵抗不住,向大明王朝求援。大明派遣军队,赶走了狂妄的倭岛矮子,取得大辉煌胜利。朝鲜国王室对大明感恩戴德。

    到了崇祯年间,大明联合朝鲜蒙古抵抗满清。满清进攻朝鲜,想要逼迫朝鲜背叛大明。当时的朝鲜王对满清的使者说:“我们和大明就像儿子和父亲,哪有儿子帮助外人对抗父亲的道理!”

    于是满清数次入侵朝鲜,朝鲜不得不和满清和谈。但朝鲜还是暗地里帮助大明。满清让朝鲜运输粮草,而朝鲜运输粮草的军队故意走靠近明军的路,以引起明军的主意,从而达到将运送的粮草给明军的目的。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朱斌叹息了一声:“朝鲜既然忠于我们,我们就得帮他们摆脱满清。可先帝在的时候,咱们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有空去帮别人?现在好了,咱们大明正在趋于稳定,该到帮助朝鲜向满清报复的时候了!”

    “王爷的意思是?”黄溪谨慎地试探着王爷真实的心思。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duquanben.com/xiaoshuo/4/4745/658222.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