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血沃轩辕

二百十八 乱局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朝为开天辟地头一回。

    杨嗣昌感动得边拜边泣,誓要成功。临别又获皇帝赐膳。

    杨嗣昌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率军高举“盐梅上将“的大旗,浩浩荡荡从北京出发,直达襄阳城。八月二十九日,杨嗣昌在襄阳建大本营。十月初一,大誓三军,湖广巡抚方孔诏、总兵左良玉、陈洪范等人咸来拜见听命。

    由于左良玉言辞慷慨,能言善论,杨嗣昌对这个不识字地武夫很是欣赏,上疏崇祯帝准备专门让他挂“平贼将军印”,予。一来可以以将制将。二来好卖弄人情让左良玉日命…

    左良玉得到崇祯皇帝从大内发出的“平贼将军”印,打了强心针一般,出奇地卖命。不听从杨嗣昌让他把主力集结于兴安一带地命令,集合生力军从渔渡直入四川,在太平玛瑙山把张献忠打得大败,就连张献忠本人的家眷七人也被官军活捉。

    张献忠一败再败,一个月后,他在逃跑途中遭陕西官军贺人龙部截杀。其左右营将率两千多人投降。仓皇之下,张献忠只能窜入深山老林,大以摘采野果度日,身边仅有残卒数百人。

    —

    杨嗣昌闻报,也来了精神,死催左良玉一举歼绝张献忠残部。左良玉悍将,自恃有智有功,根本不听调遣。高卧营帐,再不肯派兵穷搜山林密谷。

    杨嗣昌本是个狭隘小人,立刻写信给当时朝中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建议以陕西总兵贺人龙代左良玉挂“平贼将军”印。此印很有威力。谁挂此印谁就可以“总统诸部”,平级地将官也要听挂印人指挥。

    崇祯帝对杨嗣昌言听计从。下诏照准。但杨嗣昌胸无主骨,觉得临阵易将是战争大忌,就又改变主意,上报朝廷要求收回成命。这一来,他把两个人都得罪,左良玉恨他有夺印之心,贺人龙恨他说话不算空放屁。如此之后,兵将与统帅各携贰心,谁都不卖力征剿,大贼张献忠终于得逃性命,遁至湖北一带躲藏起来…

    就在大明官兵上下不能齐心,任由张献忠逃跑的时候,在大明的朝廷里又发生了剧烈的动荡。

    温体仁被黜之后,其党羽薛国观继任内阁首辅之位。此人奸诈,张扬。不仅贪婪,而且阴毒,同时他也是一个特务头子。

    此人于崇祯十一年六月,被起用为礼部尚书。第二年,连连高升,先晋为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又晋为少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崇祯召见群臣议事,谈及官吏贪污之事。薛国观插话说:“如果厂、卫的人得力,官吏岂敢如此?”其用意是嫌厂,卫尽力不够,劝朱由检加强厂、卫的侦缉。

    在场地东厂太监王德化,听到此话,十分恼火,认为薛国观是要找东厂的麻烦。于是,就把眼睛盯在薛国观身上,专门派一伙爪牙四处搜集薛国观的材料。发现薛国观有受贿之事,立刻上疏,大讲薛国观的坏话。

    崇祯根据王德化的奏报,于十三的时候,传旨将薛国观罢官回乡!

    可是王德化等还嫌处置太轻,一面派爪牙对薛国观严密监视,看到薛国观离京回家时,车上满载财物,就再次劾奏,一面抓住受贿之事不放,把它提交五府,九卿,科,道议处,并以其受贿有据,又派人前去缉拿。薛国观料知凶多吉少,便悬梁自尽。

    这大明朝廷短短的几年时间,内阁首辅屡次更换,朝廷政令无法得到统一,焉能不乱?眼见着首辅缺人,崇祯不得不再次启用了赋闲在家的周延儒…

    …

    这周延儒在家呆了那么多年,平时一直得到朱斌照料,早在两年之前,由于张等人地努力,已经隐隐得知朝廷有可能重新启用自己,此时喜从天降,他不并不慌张,在家逗留了几天,却先往杭州而来!

    他心里和明镜一样,知道这大明朝廷,要想挽救当前恶劣的局势,除了要皇帝信任自己,让自己放手做一番事业以外,手握大权,兵精粮足的武英王的支持,也必不可少。

    朱斌算着时间,也到了重新启用周延儒地时候,此时一听周延儒来访,放下手中之事,亲自迎到了武英王王府之外。那周延儒一见朱斌,赶紧跪下说道:

    “参见忠勇武英王…”

    朱斌急忙将他扶起,笑道:“兄长,怎么和我这般见外起来?朱由斌现在的确是武英王,可当初在朝中,若不是玉绳公到处为我说话,朱由斌可不会有今日地地位!”

    周延儒笑了起来:“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我看王爷,就是人中龙凤之姿,今日果然成就了一番好大事业,江南军之名谁不闻名?”

    朱斌牵着他的放声笑道:“玉绳公,咱们莫非就在这外面聊天不成?走,走,我这准备了上好的茶,请玉绳公品尝…”

    两人笑着进入王府,周延儒一坐下便问道:“王爷,你对当前局势如何看待?”

    朱斌倒也想不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duquanben.com/xiaoshuo/4/4745/658117.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