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立志传

第二章 雨一直下啊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杨洪森的高尚举动让日本军人都极为激动。

    杨洪森很有钱吗?是的,他很有钱。

    那么住友、三菱、三井等财团又如何呢?

    与日本这些老牌财团相比杨洪森的财富好像不值一提,但是杨洪森捐献给国家的钱,比他们加起来还要多。若这些财团肯向国家捐出微不足道的1、2亿美元,日本财政将大为缓解,而人民的生活也将有所提高,但是他们没有,他们宁可花巨资扶持一位代理人,也不愿花更多的在国家身上。

    “我们要夺取政权,将这些万恶的财团一网打尽,将他们的财产统统收归国家。”

    财团对国内的这种国民情绪自然有所了解,他们害怕民众的力量,而这些下层的武士自然不能小瞧,当两股力量为了各自的需要相互接触的时候,日本的政治在未来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日之间的芥蒂日深,中国商人们谨慎地与日本商人保持有限的合作。

    敢与日本人做生意的要么是国有控股企业,要么就是那些拥有雄厚资本的大资本家,小商人必须要考虑投资风险问题。

    日本在华的贸易一直打不开局面,为此他们将纺织品价值压的极低,美国企业向中国司法机构控告日本倾销,扰乱中国市场秩序,而中国企业要求国家对他们这块进行贸易保护,增加财政补贴。这迫使日本继续走上层路线。中国市场的钥匙是两江集团,只是他们点头,那么一切都好办了。

    日本如果不能将工业产品转化成利润,国民经济将继续衰退。

    杨洪森没有对日本人赶尽杀绝,因为这是一笔好买卖,他可以从中获得巨额利润,同时可以有效的扼制快要泛滥的美国货。中、日贸易从第二季度开始节节攀升。

    日本内阁迫于民众的压力,制订了五年经济复兴计划,以抗衡中国的五年计划。

    五年经济复兴计划不但空洞,而且难以实现,关键是政府拿不出那么多的投资款,不过作为应景之物,他是华丽的。

    列宁死后,杨洪森感觉到了苏联投资存在的潜在危机,为此,他与美国方面进行了交流,但是美国方面的答复是“挺住,一定要挺住,为了年底分红,发挥你最大的能动性吧。”尽管美国财团不住给杨洪森打击,但是他仍然做了第二套预案。

    英士达这条走狗在澳大利亚忠实的完成了杨洪森交给他的任务,为此他得到了相应的报酬。

    “亲爱的朋友,我知道你到这里来,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向我传达。”英士达献媚地对康利说道。

    “既然你有所了解,那我就直说了吧,Boss对你在澳大利亚的工作非常的满意。”康利顿了顿,“Boss想知道你愿不愿意去,…。”

    “去伦敦,我去哪里干什么?”英士达很快发现自己多嘴了。

    “这是Boss的意思,如果你同意的话,他将支付你一笔可观的安家费。”

    “那这边的生意谁负责。”

    “Boss都做了安排。”

    “亲爱的朋友,你能不能透露一点情报,因为对于未来的工作我心理没有底。”

    “那你是接受还是不接受这个工作呢?”

    “那么报酬,…”

    “我只能说报酬相当丰厚。”

    “哈哈,有丰厚报酬的工作我自然接受。”康利将一封信交给了英士达。

    英士达装模作样的看了一篇,随后交给了康利,“你能给读读吗?这里有些字我不认识。”

    康利向英士达宣读了Boss最新的安排,伦敦有一份好差事正等着他,“作为你多年来工作的奖利,Boss已给你安排了一套别墅。”康利心说,永别的朋友,未来我终于可以不与你再见面了。康利对英士达说了些夸张的祝贺之词,次日便动身离开了澳大利亚。就算没有杨洪森的最新指示,英士达也准备离开澳大利亚,他已经被漂亮地情妇纠缠的焦头烂额。此时,离开正是时候,澳大利亚方面杨洪森安排了更加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前往接手。

    苏联投资风险性以及欧美市场未来的不稳定性,使得杨洪森将手中大笔资金抽回到大陆。

    这引发两江集团国内新一轮的投资的狂潮,化学、医葯、电子行业在巨额的投资下发动迅速,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极富竞争力的国产货逐步淘汰进口货,两江集团完全垄断了对这一新兴领域。

    不但收音机开始国产化,就连通讯设备所需要的器材等都开始逐步国产化。

    中国比日本更早的引进雷达技术,为加强航空管制提供了条件,实际除了杨洪森也没人买私人飞机。

    两江集团投资的国美航空公司成立了,他打破了国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duquanben.com/xiaoshuo/5/5228/761289.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