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军想起之前得到的玉简中有一种叫养灵阵法,这种阵法可以加速阵法中灵物的生长速度,提高灵物的品质。但植物的灵性成长与人类修炼者灵能的增长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毕竟我们都知道,植物的生长方式、营养方式与人类是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有意思的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氧气是人类所必需的,而人类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又是植物所需要的。
人类修炼最好的阵法就是聚灵阵,植物则是用养灵阵,两者之间是不是也有想关的联系呢?
想到这里,曾军将两种符阵放到了一起,进行分析比较,经过娃娃的数据处理,图文对比分析之后发现两者之间的确存在某种联系,因为一些基本的结构同源性极高。但曾军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还是有些不够,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再高级的智能也束手无策,即使娃娃也同样无法分析出结果。
曾军推测是不是人类在修真上与植物灵物的成长上有内在的联系,是不是人类在修炼的过程中灵能在强化身体的同时也能够产生某种物质或者能量或者灵能的某种形式,这种形式是灵物成长所必须的,而灵物在成长的过程中,又将这种物质作为自身成长的基础,同时转化出人类可以利用灵能或者说释放出灵气。
那么为什么在古代,修炼者与灵物会同时消失呢?曾军觉得这很好理解,人类和植物的关系也正好解释了这个问题。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是相互依存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如果处于平衡的状态,那么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能够蓬勃的发展,但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不管是动物或者是植物都有灭绝的危险。
那么可以推想的是,在古代由于修炼者的增多,从曾军能够获得如此多的玉简玉符就可以看到这一点,对灵气的需求也是逐渐增大,但灵物的生长速度总是有限,所以灵气的浓度开始满足不了修炼者的需求,修炼者为了加速自己的修炼过程,就开始收集灵物,炼制丹药,本来生长繁殖就极为困难的灵物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快被搜罗得一干二净。反过来灵物的消失,使得环境中灵气消散殆尽,修炼者也再也不能或者任何灵物,修炼的结果可想而知。修炼者也开始消失,没有了修炼者产生的“气息”,普通植物也再难有向灵物蜕变的机会。
现在同样没有足够的“气息”使得普通植物向灵物蜕变,但曾军又办法用人工的方法将灵能转化为这种“气息”,养气阵就有这样的作用,为了加速灵物的成长,古代修士利用养气阵法用灵石来转化灵物所需要的这种“气息”,从而加速灵物的生长,提高灵物的品质。这对曾军来说没有任何的问题。
那么选取什么植物作为养灵阵转化成灵物的木本呢?曾军觉得,丹方中的那些植物应该有很高的转化为灵物的潜力。但是很多灵物现在已经绝迹了,即使现在人很热衷的珍稀药材如人参之类,在丹方里不过是很普通的材料。那些灵物是否在现代还存有呢?曾军很想知道。
其实经常也会听说一些人在得了绝症之后,家里又没有钱继续维持,当然即使有钱也医治不好,但是跑到老林里一通乱吃,结果病好了。但是由于吃的太多太杂,还走了不少地方,根本就无法知道自己到底是吃什么吃好的。曾军觉得如果这些传说是真实的,那就说明了他们要么是吃了很多的植物,植物中的一些物质能够改善人体的状况,所以这些人得到了治愈。当然也有可能是偶然碰上了灵物,刚好改善了正气,同时去走路身体中的邪气,从而治愈。所以灵物残存下来的可能性是有的。想到这里曾军决定上老家附近的莽山去寻找。
莽山,以林海莽莽,蟒蛇出没而得名。至今仍保存有60万公顷的原始森林,这里是南北植物的汇集地,亚热带和少数热带、寒带的森林植物在这里杂居共荣。
莽山植物区内古老植物种类丰富,莽山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很少,很多第三纪或更古老的植物得以保留下来,属于第三纪森林良好的保存地,是古老植物的“避难所”。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各类动物繁衍生息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莽山森林公园成为了各类动物的聚集之地。
莽山民间传说众多,如鬼子寨来历就有两个故事:一说是恶鬼居所,凡人莫敢入内;另一说则是风水宝地,灵异非常。相传闯王李自成兵败后隐迹莽山,出家回龙庙、归葬京竹坑,故事扑朔迷离,难辨真伪。对思园相传有一位思念情哥的少女,相思成疾,因情所感,化作石峰,即今盼郎峰。动人的传说,为秀美的莽山增添了一份灵气。
曾军甚至还听说有人曾在莽山看到长得像竹子却结着谷物的植物,想去移栽的时候却失去了踪影。这种植物也些像曾军在玉简中看到过的一种低等灵物,称之为仙黍。
所谓仙黍,顾名思义就是仙人食用的黍。因为人类在摄食的时候一方面或得了赖以生存的营养,另一方面也同样吸收进了很多杂质,非常不利于修士的修炼,但普通的修士却没有辟谷的能力,还必须依靠食物来维持生存。所以,就到处寻找能维持生存能量,含有杂质却非常少的食物,结果还真的发现了这样的谷物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