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明画卷

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第二百四十二章新始

    时光荏苒,不觉已是三个寒暑。

    这三余载,朱棣时常练兵出征在外,夫妻二人自也聚少离多。不过除此一处遗憾外,其余诸事可称得上顺风顺水。朱棣政敌凉国公蓝玉,终难逃“鸟尽弓藏”之祸,于二十六年以谋反罪被杀,并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自此,本朝将星凋零,以“晋、燕”二王为首的诸皇子藩王得以重用,屡立赫赫战功。

    其中,最令朱棣倍感欣慰的是胞弟周王堪当重用,也被今上委以重任。

    就在周王发兵塞北筑城屯田的时候,朱棣也在孟特穆建州女真的协助下捕获野人女真,而当年重伤回藩落下病根的秦王却死在了这一年里,兄弟三人境况相差甚大。

    这些都是洪武二十八年的事了,转眼又是新年,这便进了第四个年头。

    三月仲春时节,朱棣再得出将令,选精卒壮马沿河南北觇视胡兵所在,随宜掩击。

    一时,又是夫妻分别。

    “一去必要半年,你就如此无动于衷?”朱棣笔直而立,双臂张开任仪华为他穿着盔甲,凝眉垂眸道:“几年前是谁披头散发,一路驾马追了我去?”

    听朱棣说时,目光正不经意落在他腰间佩剑的络子上,想起六年前送行的情景,心下顿时一片柔软,再不强装无谓的态度,展臂抱住朱棣腰间,脸贴在冰冷的铁甲上,徐徐开口道:“胡军在暗,我军在明,王爷万事小心,臣妾盼着您早日归来。”

    佳人投怀送抱,岂有推却之理?

    朱棣亦伸臂拥住仪华,微微点头:“好,一定赶回与你一起过中秋。”

    仪华听着并不答话,自太子病卒那年以后,一句“军中有事”多次将许诺化为虚无;但她又不愿朱棣分心上战场,想了想欲回应他,而未见开口,他双臂一紧,加重语气强调道:“这次真不失言于你。”

    话音一落,停顿稍时,不见回应,朱棣突然推开仪华,握住她的双肩,薄怒道:“你觉得本王是失信之人?”

    仪华仍不及回答,只听一个糯糯的声音抢言道:“父王就是失信了!”

    冷不丁一个稚嫩的童音介入,仪华神情明显僵然了一瞬,循声望去。只见西面墙放红木立柜的夹角,钻出一颗梳着双丫髻的小女童,她睁着一双乌溜溜的眸子,正眨也不眨地看着他们。

    “明儿,你什么时候钻到那里去了?你二哥他人呢?”一看之下,仪华追问不迭,又念及女儿羸弱的身子,忍不住轻声斥道:“明儿,母妃说过什么?不许你单独一个人,也不许你……”

    话没念完,忽见朱棣挡在她前方,一把抱出蹲在旮旯之地的明儿,腾手捏了捏明儿带着几分不正常白皙的小脸,笑哄道:“哦?我们的小郡主娘娘说说父王哪里失言了?有不对,父王一定改!”

    仪华一听这话,再看朱棣一脸的宠溺之色,不由无奈的笑叹一声。

    明儿身娇肉嫩,被朱棣一身铜皮铁甲抱着,不舒服的动了动小身子,偏着头一边回忆着一边答道:“二哥说他像明儿这般大的时候,父王就答应带他打仗,可现在他都受封成了郡王,父王还是不带他去,这就是失言。”

    “这个臭小子!”听罢,朱棣低责一声,抱着明儿蓦然转身,厉声道:“出来!”

    少时过去,无人回应。

    朱棣目光依旧盯着紧闭的窗户,再次开口声音凛然:“立刻出来!”

    尾音不及消去,院子里已传来一道洪亮的少年声音,略显焦急的喊着:“明儿,快出来……你们看见小郡主没?没有……明儿,快出来……”没喊几声,话语陡然一变:“母妃,明儿又不知跑哪去了!”

    说话之间,内堂的夹绸帘子一掀,一个头束红缨金冠、身穿青绿锦袍的少年阔步而入,乍一见抱在朱棣怀中的明儿,作惊喜道:“三弟,原来妹妹在这!”这话是对身后显然身形体格都小许多,也做锦袍金冠的男童说的。

    男童神色略不安的瞟了瞟父母,亦步亦趋地跟在仅长一岁的兄长身后,含糊的应了一声。

    朱棣目带笑意地看了一眼秀气的幼子,移目似笑非笑地盯着不过十一幼龄已壮如十三四岁的二子,抿唇一言不发。

    熙儿却恍若未觉,大咧咧地走到炕桌前,到了一杯温茶一饮而尽,还不忘摸了摸额头不知何由冒出的薄汗,似无心地向仪华抱怨道:“母妃,妹妹真不好带,我才引去了一会功夫,就跑的找不见人!”

    仪华听得一怔,尚不及表态,明儿已得意的笑道:“三哥哥说的地方,果真让二哥找不见。”说着还不忘像燧儿嘻嘻一笑,倒笑得燧儿白俊的脸颊霎时一红,头垂得越发低了。

    见状哪有不明?仪华心里疼惜女儿的天真,凝目也向熙儿看去,却愣是在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duquanben.com/xiaoshuo/8/8106/1481903.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