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悄悄瞄准一名躲在一棵松树后的游击队员,这时,他耳朵里传来大队人马嘈杂的声音,以及枪械碰撞的声音。端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手里的三八大盖向前探出一点,右手食指上传来一阵紧张力感。刚才他清楚地看到那里有一点微弱地亮光一闪,丰富的战斗经验告诉他,那里肯定是对方的头儿,那闪光的就是望远镜。
不再犹豫,端木扣动了扳机,一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林子的寂静,也打破了双方的各自的部署。
端木根本不看结果如何,随着枪响,身子向旁边一滚,顺势滚进一个杂草丛生的凹地,将头身子狠命地向地上趴。
王小黑手里的望远镜刚举过肩膀,正要往眼上凑,子弹一下子将望远镜打破,从王小黑的耳边擦过,吓得王小黑一下子伏在地上,向旁边一滚,从树根的另一侧探出一点头向前望去。
旁边队员的枪跟着就响了,端木刚刚趴过的地方,草被削倒一片。
枪声立刻吸引了大路上的鬼子,一队队鬼子叫嚷着冲了过来。伏击战变成遭遇战。隐蔽的机枪狙击手立刻发挥了作用,第一次进攻的鬼子马上被放到七八个,机警的鬼子立刻拉开散兵队形,迂回包抄上来,鬼子的迫击炮重机枪也调了上来,阵地上立刻弥漫起浓浓的硝烟。
“小鬼子的枪法还挺***的准,这些鬼子和我们以前见的不一样,又野又滑,弟兄们,撤!”王小黑大声地说。
随着王小黑的命令,火力搭配好的突击队员迅速得向后方撤退,几名狙击手则相互掩护着构成火力支撑网,阻击着鬼子的进攻。
后撤的队员刚出林子,就发现两侧有鬼子已经迂回包抄上来。如果晚撤一会儿,肯定被鬼子包饺子了。康宝成指挥着战士强占制高点,压制鬼子的合拢包围,一面派人报告王小黑快速地撤出来。王小黑和几名狙击手正打的热闹,装备了瞄准器的毛瑟步枪,简直就是神枪了,真是指那打那。
等王小黑撤出时,康宝成才发现鬼子已经将他们牢牢地粘住,断后的任务中少不了狙击手,使得鬼子也不敢逼得太紧。
野猪口是这一带比较险峻的地方,山势不高,但很是陡峭。王小黑狼狈地带着他的排退进了野猪口,鬼子几乎是脚跟脚的进了郑秀林的伏击圈。
但是鬼子人多势众,伏击圈很快被撕开一个口子,鬼子强大的火力使得郑秀林不得不放弃原来的计划,指挥部队向鬼盘岭方向撤退。
这就显出特种部队的好处了。严格的训练,实战的训练,使得郑秀林的部队几乎没有伤亡。这些战士,都是几经生死考验,战斗经验极为丰富,战场生存能力的训练已经接近完美。
鬼子指挥官关村一木通过望远镜仔细地观察了这些特种兵的战场争杀模式,大为惊叹。对身边的参谋长小田三郎说:“这是一些不啻于帝**人的真正战士,你看他们的动作。”
小田三郎感叹道:“这些人肯定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了,至少也经过过几次战斗,太沉稳了。”
郑秀林亲自掩护部队撤退,在乱石之间,他一眼就看到被称为黑旋风的李资胥,人长得虽然又黑又高大,但却是个文思敏捷的国文教员,北平被克,逃往到蔚县,一家老小在逃往途中全被鬼子杀害。他幸遇南为仁等人,从鬼门关把他救下来,从此参加特战队,几月间,成为一名优秀的狙击手。此时,李资胥正伏在最前面的乱草间,冷静地通过瞄准器,寻找着射杀的目标。
受南为仁的影响,李资胥最喜欢的就是狙击作战,他的枪法可以和郑秀林相媲美。郑秀林可是从小就在其父的训练之下,练就的本领。李资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天赋加仇恨。
瞄准器里的鬼子清晰地连眉毛都分得一清二楚,李资胥眼看着自己的子弹射入敌人的眉心之间,爆起的血花将鬼子的头部周围的空气染成雾状,这样的惨死,往往使得周围的鬼子心惊胆战。
追击中的鬼子不由得慢了下来。
这些狙击手都是枪枪爆头,对鬼子的心理打击真是太大了。也刺激了鬼子特射手的血性,不时有特射手的子弹将特战队的大意狙击手击毙。追击战变成狙击对决战。
“李资胥,快撤!”郑秀林大声地喊道,“鬼子要包抄过来了。”一边将一个躲在众鬼子之后的趴在一棵树后的鬼子特射手击毙,跟着郑秀林面前就有子弹射到,子弹打在乱石上,叮当作响,火花四溅。
郑秀林早就退到观察好的第二伏击点,掩护李资胥撤退。“快!到鬼盘岭再说。跟上队伍。”
在另几名战士的掩护下,郑秀林也撤出战斗。鬼子叫嚷着冲追上来。
鬼盘岭地势很是怪异。转过山口,一条长达五十米的山道处于连山之间,山上光光的,草木不生,且石质坚滑,难以藏人。
过了五十米山道,转入大山,却是在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