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斛珠

第三十六章 (十三)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御史大夫还想张口,姜明先一步道:“禀陛下,宫中行巫,前朝有例可循。”

事情到了这一步,几位大臣也看出风向所致。大多附和殷荣的说话,一两个与后家有牵连的,默不吭声。

皇帝长长叹息了一声,神色有些失望,也有些惋惜,命人草起诏书:“……阴谋下毒、用厌胜之术谋害妃嫔,有失国母母仪天下的体统……”说到这里,他语声渐停,目光悠远。

“陛下,”周公公提醒他,“太子殿下已经在殿外等了两天。”

他揉了一下额角,点点头:“让他进来。”

太子迈入殿中,声音已经带了哭腔:“父皇,母后蒙冤受屈,定是受小人所害。”

怀灏皱了一下眉,对殿中大臣道:“退下吧。”几位臣子退下。他才转过脸来目视太子,目光中有浓浓的失望,摆在御案上的手,轻轻扣了一下桌面。

“你先看下这些吧。”他淡然说道。

太子心里焦急,只是在父亲严厉的目光下定神去看那些供词证物,随着一张张翻过,他越来越诧异,以致双手都有些颤抖。

“怎么会……”他怀疑起自己的眼睛,这些交泰宫的女官、宫女都是母亲信赖的亲信,而另一份,出自他的舅母。他的手指关节握紧,手背上显出青筋。

“这个不可能。”他控制不住地对着父亲喊叫。

怀灏漠然看了他一眼,这一眼就让他冷静了下来。

“我早就告诉过你,三思而行,做事决不能莽撞,而你却无所顾忌地将自己的思想暴露在他人面前。”怀灏道。

“儿臣刚才确是失仪,”太子垂下头,可声音依然那么颤抖,“可是儿臣心急,她们诬陷母后……”

怀灏打断他的臆测:“口说无凭,证据呢?”太子一愣。他又道:“拿出一样能验证你的说辞,或者洗清你母亲罪名的证据来,证明你手上的那些纸都是谎言。”

太子无言以对,仿佛有什么扼住了他的喉咙。

一种恐惧从他内心开始蔓延。相比桌案上的供词和证物,他的说辞是那样空白和无力。他不明白,为什么忽然之间,所有一切都变了一个模样,他的舅母,那些曾拱卫交泰宫、忠心耿耿的宫女们在一夜之间背叛了他的母后。

他根本无法推翻这些罪名。

那一霎那,他的信念都开始动摇,难道,他的母后真的在宫闱中行了巫祝?

太子无法直视皇帝的目光。他伫立了半晌,扑通地一下跪倒在地,为母亲请罪。他的眼中垂下泪水:“父皇,母后与您相伴二十年,您应该了解她,这一次就宽恕她吧。”

怀灏听着他的哀泣,目光软了下来。

“你的母亲,也许不会行巫祝。她能做的,敢做的,远比巫祝更厉害,”他轻轻摇了摇头,“这一次的证据无懈可击,我不能再宽恕她,而在这之前,我已宽恕她太多次。”

太子绝望地看着他,喃喃道:“母后她不是那样的人。”

怀灏起身走到他的面前,轻拍他的肩膀:“她是你的母亲,你所能记得的永远都她美好的一面,这不怪你,回去吧。”

太子拉住他的衣袖:“她是您的妻子。”

怀灏的目光一凛,口气骤然冷淡:“她是皇后,理应为她的作为付出代价。”他容色微敛,将手一甩,把衣袖从太子的手中挣出,然后说:“回去吧。”

这一次是命令。

尽管这一次的谈话仅限皇帝和太子两人,但子虞还是从殷荣那里知道了其中几句。

她听后平静如水,殷荣也没有从她脸上看出端倪。

他说:“太子以情动人,陛下难以下定决心——到底是处死,还是贬为庶人。”

子虞正观赏桌上的一副书画,目光专注,似乎并没有为此分心,随口说道:“太子仁孝宽和,人人皆知。”

“娘娘的仁慈宽厚,才让我佩服,”他讥诮地一笑,“在太子口出狂言后,娘娘尚能如此安心。”

他的消息灵通,子虞从不意外,她抬起头:“皇后大势已去。”

“处死和贬庶有天壤之别——花草若是留根,春暖花开还能重遇生机,何况是野心勃勃的藤蔓。娘娘啊娘娘,莫非你把太子的有朝一日当成了戏言。可真要有这么一日,太子不会忘记他的母亲,今日的铁证,只能变成我们的罪证。”

“我们”,子虞听到这个词蹙起了眉头,仅仅一瞬,又放松了神情。她将画卷收起,清晰地说道:“我听说,相爷为了今日,等待了十年,现在反倒耐不住气了。宫中形势一向多变,没有人能保证未来就能按照心意进行,顺其自然吧,反正——中宫已没有了皇后。”

殷荣笑容顿消,没好气地看了她一眼:“一个故事必须要有头有尾,若是半途而止,岂不让人伤心。宫正司正阖宫搜查巫祝偶人,在明日,也许后日,从太子妃的寝宫搜出来……她是赵珏的侄女,旁人不会对此感到意外。”

子虞看看他,摇头喟叹:“想不到相爷也会被眼前的迷雾所惑。故事是否有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duquanben.com/xiaoshuo/15/15343/5020466.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