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笔记

第十四节 误会(2/3)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十二娘这一餐吃的是她来到唐朝之后最美味的一餐,八叠菜外加一盅老鸭笋干汤,还有丫鬟不停的在旁边布菜服侍,并轻轻的给她打着扇子,真正惬意。

    她吃的胃饱肚圆,秋棠又服侍她喝了两口茶漱了漱口,元娘恰这时就过来了。

    十二娘见到姐姐,匆忙站起来道谢,说:“多谢大姐姐款待。”

    元娘就扶着她的肩头,说:“这有什么好谢的,妹妹来做客,自然要在我这里吃好。来,我们先歇片刻,待会儿我就带你出去看看。”

    十二娘顺从的跟着她重新走到厅堂的罗汉床边坐下,元娘拿出耳钉而项链让秋棠给她戴上,十二娘看那流彩耳钉上似是有彩钻,项链上的珍珠也是有大又圆,连忙推辞不要。

    元娘压下她推辞的手,恳切的说:“妹妹别推让了,你不知道这京中的风气,大家都自允风雅之人,特别是内院的夫人小姐们,平时在家里跟着男人们学了些东西,便喜欢拿出来附庸风雅,可是说话做事,却最是以貌取人。”

    十二娘有些不好意思,虽然她出门时特地换过衣服,梳妆打扮过,可是压箱底的那些好首饰都没取出来,她只当第一次出门用不上这些,却让元娘破费了。

    为了自家脸面,十二娘只好受了礼,心中却记着,下次要找机会还个同等价值的礼。

    仅是一对耳钉和项链,便有画龙点睛之功用,十二娘看着娇贵了几分,虽体态很瘦,却也别有风味。

    元娘细细打量了一番,就说:“妹妹的眉眼长的极好,就是瘦了些,等你在京中把病养好了,要快些长点肉才好。”

    她心中却想的是,她这般瘦,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小,只怕众位夫人看了她,都不会往亲事上面去想。

    坐了片刻,十二娘也消了消食,两人就由婆子撑着遮阳伞,往寿安堂走去。

    待她们进了后花园子里的回廊,忽然有人大声喊道:“二嫂!二嫂!”

    元娘和十二娘都驻足回望,只见两个少年结伴走来。

    走在前面的青衫少年尖脸圆眼,有几分可爱,脸上的笑容也亲切可人,正是他挥着手大声喊着元娘。而跟在他后面的白衣少年则一脸慵懒的样子,似是眼睛都没有睁开,晃着手中的扇子,慢慢的走过来。

    “四郎、五郎,你们怎么到这里来了?”元娘有些诧异的问道。

    蓝衫少年回答说:“二嫂,我跟五郎听说后面的歌姬中,有一个叫什么黛俪的胡姬,唱的极好,长的有趣。我们平时没机会看到她,正准备去寿安堂瞧瞧的!”

    今天王家摆酒席,前院后院分开了,前面自有给爷们儿消遣的杂耍班,多是演一些面具歌舞或者杂耍,后院给女眷安排的则是歌舞表演。

    四郎五郎都是半大的孩子,唐朝没那么多忌讳,元娘就说:“我也正是往寿安堂去,我带你们过去吧。”

    四郎手上捧着扇子做了个揖说:“谢谢二嫂。”

    眼睛又一转,落到元娘身后,问道:“二嫂,这位妹妹是谁?”

    元娘就把十二娘牵到前面来,笑着说:“这是我娘家妹妹,十二娘。”

    又对十二娘说:“这是二叔家的四郎和五郎,王励、王勃。他们二人的才学得了二叔的真传,学问非常好,妹妹若有机会要跟着他们学学才是。”

    十二娘这边裣衽拜道:“十二娘见过两位兄长。”

    十二娘心中对这个王家五郎好奇极了,他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啊!写了中学生必背的《滕王阁序》的大才子呀!

    她努力克制着自己的眼光不去看王勃,仔细的盯着斜前方的地面。

    王勃打量了她一眼,就转过头去不理,从始至终未发一言,倒是四郎王励十分感兴趣的问道:“十二娘是从蓨县专程赶来的吗?什么时候到长安的?可去哪里玩了没有?”

    十二娘就回道:“来长安有三日了,只是因为我大病初愈,一直在家歇息,今天是第一次出门。”

    四郎不免关心道:“妹妹要多将养着,你若在长安久住,我以后带你出去玩,让你好好瞧瞧京城的样子,别跟我那几个楞头楞脑的妹子似的,成天只知道在家里绣花。”

    十二娘不敢随便答应,倒是元娘十分大方的说:“十二娘是小地方来的,没见过什么世面,以后就劳烦四郎多照顾一些了。”

    四郎听着十分高兴。

    一旁的五郎却轻声咳了咳,终于说了第一句话:“我们再不快些,黛俪恐怕就要唱完了,四哥我们快些去吧。”

    元娘和四郎不再多说,一行人穿过回廊往寿安堂走去。

    在寿安堂中与众位夫人一起听曲的大夫人自然知道十二娘被接来的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ybdu.com/xiaoshuo/15/15111/4897040.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