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苹果”终于拖离了冰层的包围,罗轹发现“苹果”的下面只是几根细细的须在连着冰层里面,便用力一扯,那株奇异的植物便到了他的手上,他顺手把它装进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无菌薄膜口袋里。
下到地面,罗轹从腰上取下那个“苹果”,放进标本盒,算是完成了一件小小的任务,虽然四周冰天雪地,但也微微地喘息着,不断地向空中呼出热气。罗轹显得有些累了。
“大家看看,觉得这是什么?”张芝希望他的弟子中有人能“认识”这个奇怪的东西。
“它长得好乖啊!”这显然是女孩子的声音。
“不会是高山萝卜吧?”除了颜色是银灰色外,它还真像圆形根茎的萝卜,但这种“看法”很明显缺乏创意。
“不知道,可能是我们新发现的物种吧?”一个在读博士生说出了他的“希望”。一个新的物种的发现,其研究论文自然可以上国际顶尖杂志,博士的学位证自然是稳当了。
“好了,收起来吧。这株植物的发现,罗轹算是立了头功!”张芝一看时间不早了,标本反正要带回去研究,就催促大家尽快动身。
虽然身处青藏高原的雪原之上,但张芝他们选择的道路并不是特别难以攀登,脚踏厚厚的积雪,沿着一根斜线缓缓上升,两个小时后,他们终于来到了环形山谷最低的一处垭口。
好有气势的一座山谷!雄伟壮观,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站在垭口放眼望去,连绵不绝的雪峰在四周呈拱形护卫着中心巨大的盆地,在盆地的最高外长约十公里,宽约五公里,然后呈梯形每五百米左右的高度便向内收缩,但那五百米是标准的冰崖,几乎是以垂直的角度向下倾泄而去,接连几道梯形之后,大约下降到海拔四千米左右,张芝等人的视线就被谷中浓浓的雾气所遮挡,不知道下面的谷底还有多深。
大家观察了一阵,相信了当地的老乡所说,凭人力根本无法下到谷底,这该怎么考察?
“如此标准的环形山谷,是自然形成的吗?”一个小伙子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打钻,看看冰层有多厚!包括目力所见的最后一道谷梯,测量一下各处的海拔高度!注意收集岩石、泥土、冰块、植物等标本!用望远镜观察山谷下面的细部!各位注意安全!”张芝一道一道地发布着命令。其实,作为一个科学家,张芝此时心中的疑问比任何人都多:海拔四千米的高度,还有永久性冰层包裹着,这种现象太让人惊奇了。
“教授,左边有个鹰嘴,我们可以向左移五十米,在鹰嘴上方更有利于观察。”那个叫王永惠的女研究生建议道。
“行,我们都过去。”张芝看了看那个巨大的鹰嘴,觉得那鹰嘴附近的视野更宽阔,确实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一行人踏着厚厚的积雪,开始移动。
“哗啦啦——”走在最后的罗轹突然听到上方的雪峰发出了一丝轻微的声音,他迅速抬头望去,但左壁的雪峰上风平浪静,他什么也没有发现。
那个鹰嘴凭空向前延伸了约10米左右的宽度,成了一个自然的观景台。一行人很快就移到了平台上,拿出各种仪器开始测量起来。
“鹰嘴平台海拔6067米。”
“对面的雪峰8011米,左面的最高峰7655米,右面的最高峰7859米,鹰嘴上面即我们背面的雪峰8126米,对面与我们背面雪峰的空中直线距离8207米,左面与右面的雪峰空中直线距离14501米……”这种简单的测量,对于这些研究生来说是小菜一碟,所以各种数字出现得很快。
“山谷内云雾之上,最低一级台梯的海拔左边是3740米,右面是3747米,对面是3741米,鹰嘴下面最低一级台梯看不见,无法测量。”另一个小伙子也一口气报出了数据。
“最低一级台梯的冰壁厚度,左面为3.5米,右面为3.1米,对面也是3.5米。为多年永久性冰层。”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在3700米的地方还有永久性冰层?还有这个环形山谷的底部海拔到底是多少,即浓雾下面还有多深?这浓雾是从哪儿来的?”张芝向他的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张芝的心里非常清楚,这些问题站在高处是解决不了的,只有下到谷底,才能知道“梨子的味道”。
“要是有一根长绳就好了。”一个小伙子说道。
“要下到底部,kao我们肯定是不行了,需要直升飞机。”另一个人的主意更绝。
“轰隆隆——”一声闷雷般的轰响突然从众人的耳际滚过。
“雷声!这万里晴空怎会有雷声?”众人正惊疑之中,“轰隆隆——”之声再次传来。同时,脚下的鹰嘴好像轻微地颤动了一下。
“这声音好像从山腹之中传来的。”大家终于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