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218 春思
文箐所要说的人正是祈五郎,他既是山西人,同时又是个商人,对生意产业一道也甚是熟悉,并且家中还有官府之力。如此说来,似乎再无更恰当的人选了。
姜氏得知陈忠家女婿竟是如此人物,也十分诧异。先前文箐与自己说到分家给周夫人澄清名声时,也略略提及过,只是那时她也没上心。在她印象里,陈嫂即做过下人,却得了如此贵婿,似乎阿素是高攀了。
沈吴氏是首次闻听此人,不由得就猜测为何或许祈五郎有其他缺陷,否则怎么门不当户不对,这婚姻竟是成了?免不得就担心祈五郎为人如何。
文箐推出祈五郎来,也是万分不得已,不过是想帮沈家一个忙,毕竟自己可做不得祈五郎的主。哪里想到,姜氏与吴氏先是激动,后却迟疑不定起来。
吴氏本来是十分高兴,外甥女大力相帮,又给自己解决了一件难事,文箐刚一说出口,她便点头。可见到旁边姜氏摇头,免不得就问长嫂,有何不妥。
姜氏所虑,不过是想着自己与陈忠没有瓜葛,怎么好意思拜托人家女婿帮自己的忙?
沈老太太那边听说此事,却是先高兴过后,马上又持反对意见。一则是“家丑不可外扬”,祈五郎可是外人,麻烦人家,过不去。二则是既然祈五郎本来好好读书人家一个,怎么就做起生意人的勾当来?她以此认为祈五郎是好利之人。
文箐对于沈老太太,如今真没多少感情。沈肇是她同意进门的,可是进门却又要挟起人家,并且又暗里刻薄着这个私生的孙子,她自己一颗心偏颇得格外厉害,重钱财,并且也以此断定他人。实在是可恼。故而,如今在苏州,也只是对着老太太请个安,其他半点儿不愿意多说。好在是有于氏在,可以做借口,请完安就是要去照顾曾外祖母,于是连带着沈老太太也抓不住文箐丁点把柄。
文箐本来以为这事儿一提出来,沈家便会让自己归家与阿素提。哪里想到古代尤其重视“家丑不可外扬”。她没办法,只能继续呆在沈家。可是有人比她更急,那就是齐氏。眼见过两日便要出发了,齐氏免不得就在沈恒吉提及此事,沈恒吉又将此事说与沈贞吉听。
沈贞吉见弟弟来与自己商讨此事,其实他已从妻子姜氏嘴里晓得祈五郎,如今思来想去,也认为去找找祈五郎,或许也不错。
文箐经此事,也再次提醒自己:这是生活在古代,自己日后但凡开口,必须想得周全些,谨言慎行,自己还是差了些。
此时气候已过了惊蛰,正是倒寒春之际。桃花倒是纷纷开了起来,真正是“枝头春意闹”。家家忙着春耕。沈家也不例外,有几处田地也赁于佃户,如今院墙下的菜园子,却是忙开了。刘四喜带着自家儿子,挖了一块地,正预备着种蒜。沈撰顽皮地也去翻垦,文简也不知为何,竟是十分怕地龙(蚯蚓),于是吓得不敢去。
文箐见华婧将蒜一瓣一瓣地掰开,便也小心地上前去帮忙。文简十分热心,便也凑上前来,可是那些蒜皮破损的不能下种,他倒是帮起倒忙来。文箐只得赶了他去三舅姆家找表哥华庭玩。
小玉一在旁洗着衣物,看着四小姐极其认真地掰蒜,心想:原以为自己陪着大小姐也算是勤俭的,没想到在沈家,却差不多万事都要小姐们自己动手。日后四小姐嫁过来,能适应吗?
文箐确实是无法适应这些。种蒜要施肥,古代可没有化肥,于是沈家是从茅房中挑来的粪水,稀释过后,便一点点浇地地头上作基肥。这么一浇,远远地,四处都会弥漫着臭味。又是在房子一侧,文箐鼻子灵得很,闻得实在难受,只使劲忍着,憋着气,吸一口恨不得扭头跑远了,幸而那块菜地处于下风向。
文箐当时认为自己无法过这种日子。她刻意忍下这异味,好奇地问华婧道:“地里不浇这些行吗?”
华婧知表妹是大家小姐,从来不经此事,可是听到她无知的问这些,便也觉得有几分可笑。反问道:“不浇这个,那还能浇什么?”
华嫣将蒜皮破损的那些挑出来,替表妹解释道:“箐妹是打小没见过这地里的活计,想来是十分生疏。”
文箐在前一世确实没见过地头的活计,可是去年在岳州也见识了一些田庄的事,可那毕竟是这秋收了,这些育种过程自是没亲眼见到。如今也算是头次亲自领略。
她一想到平日里吃的青菜,想来也是这个浇灌出来的,于是胃里一时便有些难受。上一世,吃化肥食品,人人提倡有机绿色,如今真个让自己见识到纯粹的绿色食品的起源,却一时又难以接受这个事实。“比如用那坑里的腐草……”
华婧一笑,道:“也用啊,不过那些得等蒜苗长得这般高以后……”她一边,一边好心地为表妹比划着高度。
在春日明媚的阳光下,那一双虽也修长,却不如旁边华嫣的嫩白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