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之纵横

第六百四十四章 一亿美元的利润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br>     克里斯汀,罗伯特以及泰勒。

    他们是提前到的,毕竟李彧身为地主,在票房大卖的前提下,自然应该给予这群人一些奖励,提前的几天就是让他们疯狂消费的,刷李彧的咔,真的是撒我滴咔。

    毕竟《暮光:新月》还得靠这群人,这一次的成本提高到5500w美元,相当的一部分就是这群人的片酬得到了提升,而且他们也有了部分票房分成的权利,虽然很低。

    《暮光》会在香江上映,同样也会在内地上映,因为这是顶峰筹备的项目,逸阳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筹谋引进。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声目前国外大片进入国内的方式了。

    《暮光之城》这种电影也就是俗称的引进片,由中影统一经营管理。

    华夏执行的是电影进口配额制度-理论上全国院线每年上映的进口片的数量是50部,主要分为分账片、批片{买断片}与合拍片。

    从2004年后的某政策后,香江、奥门,湾湾三地的影片虽然属于进口片,但不占用这部分配额。

    在国内,只有中影、华夏影视具有引进与发行权。其中只有中影能够进行“分账片”引进,华夏无资格,仅联合发行参与。{中影是华夏的最大股东}

    分账片即电影版权所有者不卖断发行权,委托当地机构{中影,华夏}代理发行,1994-2000年的每年十部,到2001年加入wto后又增加10部,总计二十部。

    理论上的票房分成是跟国内一样的33%,按照国内特殊运营方式,实际上的海外制片方能够拿到国内总票房的25%。

    第二种就是批片{买断片},这种方式是例如逸阳这般的国内民营电影公司切入进口片市场的口子。

    通常是多部打包买断,有些“批发”小商品的意思,所以称之为批片,配额为每年30部。

    但民营公司不允许参与进口片发行,所以“批片”仍有中影与华夏‘挂名’发行,引进方为‘协助推广’。

    《暮光之城》就是以这种方式进入国内的,简单来讲就是,逸阳从顶峰手里采购了《暮光》的内地版权,并负责发行事宜。

    但这块发行费用无法在分账上体现出来,基本等于全送给中影的,如果中影有良心的话,会适当的协助,全看双方的关系,逸阳的票房分成比例就是33%,这还得包含预支的发行费用。

    批片的风险很大,一般都是国外上映过很长时间的电影,买回来国内博一把运气,价格一般就是几万美元到50w美元不等。

    逸阳与顶峰不过是李彧的左右手,自然愿意将这部电影以批片的方式出售给逸阳,即便他的价格真的低到尘埃也无所谓。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任谁也挑不出刺来,这也就是逸阳,如果是别人,价格肯定是水涨船高的。

    《暮光》在内地的上映时间是12月20日。

    与美果上映相差一个月的时间,使得这部电影还没有在国内引起大的波浪。

    尽最大的可能消弭盗版的存在,让票房成绩好看一点。

    原时空的这部电影是再美版上映一年后才在国内上映的,这时候的第二部已经在美果上映了。

    小范围的上映获得了一千多万的票房,要知道,这时候的观众早已通过各种盗版网站看过了。

    既然说了前两种,那么第三种就一并交代下吧,因为《盗梦空间》与《百万富翁》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即合拍片。

    合拍又分三种。1,联合制作,即中外共同投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并且对中外公司的资金比例和主创团队及演员的比例有要求。

    2,协作拍摄,即只为电影的拍摄提供相关帮助,不参与投资、版权、分成等方式。

    3.委托制作,即外方委托中方在华夏境内代为摄制。

    三种模式中,只有第一种‘联合摄制’的版权归中方,并享受国产片的待遇,且没有配额限制。未来的《百万富翁》,《盗梦空间》将以这种方式进入华夏。

    后两者选择如在国内上映按进口片处理。

    李彧来香江不像是来工作的,更像是来度假,只要出席一场首映礼就可以,充当一次吉祥物的作用,其他的时间就可以自由发挥。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88dus.com/xiaoshuo/104/104650/46143723.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