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鸾归桐全文阅读

第一百二十一章 还乡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彼时,春光早已走远,炎夏也落下了帷幕。

    时光匆匆,秋高气爽的九月到了。

    这年九月,建兴帝下诏在常安城南修九卒祠庙。

    其中祖庙五座,亲庙四座。

    黄帝庙方四十丈,高十七丈,余庙只有其一半。

    如此浩荡工程,物力人力自然耗损非常。

    高强度高要求的劳作中,城南每日装尸体的牛车都没空过。

    附近住户为之哀叹愤懑之余,谁又不心惊肉跳呢?

    不巧,太学也在城南。

    郭况很快便理解了阿姊的害怕,还善解人意地安慰了她一番。

    与其同时,愈发觉得身为家中唯一男儿的自己责任重大,要尽快长大为母亲和姊姊遮风避雨才是。

    大抵是白日里说起了城南的无辜枉死的冤魂们,郭圣通夜里也没睡安生,总觉得耳边隐隐似有人在哭泣哀嚎。

    她倒没有发憷,只是从心底深处涌出同情不忍来。

    修庙自然是有缘故的。

    七月时,大风毁未央宫前殿王路堂西厢及后阁更衣中室。

    昭宁堂池东南榆树大十围,东僵,击东阁,阁即东永巷之西垣也。

    皆破折瓦坏,发屋拔木。

    未央宫作为皇帝居所,已然成为皇帝的象征,如此这般朝内朝外皆视为不祥之兆。

    建兴帝王莽因此下书:“……烈风雷雨发屋折木之变……伏念一旬,迷乃解矣……临有兄而称太子,名不正……惟即位以来,阴阳未和,风雨不时,数遇枯旱蝗螟为灾,谷稼鲜耗,百姓苦饥,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深惟厥咎,在名不正焉……临为统义阳王,几以保全二子,子孙千亿,外攘四夷,内安中国焉……”

    这一下便把责任推到了太子王临身上。

    太子被贬为统义阳王后,甄璇因此低沉了些日子。

    之后大概是想明白了天子现下只有两个嫡子,新迁王王安腿有残疾,虽比王临年长却不可能被立为储君,日后太子之位还会是王临的道理重又变得光彩照人。

    还是在这月,杜陵便殿乘舆中深藏于匣中的虎纹衣自树立外堂上,良久乃委地。

    如此异象,建兴帝自是不喜。

    兼之四方盗贼疯起,建兴帝欲要昭示自己乃是承受天命,可建万世之基者。

    便又下书:“予受命遭阳九之厄,百六之会,府帑空虚,百姓匮乏,宗庙未修,且祭于明堂太庙,夙夜永念,非敢宁息。

    深惟吉昌莫良于今年,予乃卜波水之北,郎池之南,惟玉食。

    予又卜金水之南,明堂之西,亦惟玉食。予将亲筑焉。”

    因此便于常安城南封地百顷,于九月甲申时,莽立载行视,亲举筑三下。

    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持节,及待中常侍执法杜林等数十人将作。

    坏彻城西苑中建章、承光、包阳、大台、储元宫及平乐、当路、阳禄馆,凡十余所,取其材瓦,以起九庙。

    自此开始,连日暴雨。

    民间因此说这是上苍对天子大兴土木的不满。

    只是九庙仍旧轰轰烈烈地修着,为铜薄栌,饰以金银雕文,穷极百工之巧。

    带高增下,功费数百巨万,卒徒死者无数。

    雨势连绵,等到完全止住时已进了冬月。

    天气一日比一日寒冷,屋子里火炉日夜燃着。

    这日,郭圣通正在母亲房中同母亲一起看大舅的信。

    大舅不放心,连番写了书信催他们回真定去。

    母亲见郭况在太学中如鱼得水,总也下不了决心,回信说再等个一年半载便回去。

    母亲写就回信后,看了郭圣通一眼,笑道:“等回去就定亲,耽误不了你。”

    母亲怕郭圣通见着平又薇即将出阁心中着急。

    郭圣通无奈地道:“阿母,您怎么一面说要留我到十六七,一面又好像迫不及待要把我嫁出去呢?”

    母亲失笑,“你这孩子,阿母是怕你急。”

    正在此时,红玉回说郭况回来了。

    母亲便叫洗手吃饭。

    用过晚膳后,郭圣通在窗边裁衣。

    郭况羡慕同窗的姊妹在他生日时送亲手做的衣裳,回来和郭圣通说了。

    郭圣通便许诺他明年也送。

    郭况生日是二月初四,时日尚早。

    但郭圣通平素没怎么动过针线,手生的很,故早早地开始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ybdu.com/xiaoshuo/27/27055/12238648.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