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比方,如果梁山上的士兵和梁山上的普通人起了争执,只要士兵不是故意去找碴的,哪怕士兵真的犯了一点点小错,林冲也绝对会站在士兵这一边的。
因为是士兵们在用他们的生命保护着众人、保护着梁山,这样才能让梁山上的普通人过上安静平和的生活,他们付出了这么多,难道到头来连一点点小小的特权都得不到吗?
如果既不用冐生命危险,还可以得到和士兵一样的待遇,甚至比士兵的待遇更好,长此以往,那以后谁还愿意去当兵?谁还愿意去保卫梁山?还不如安安心心做个普通人好了,毕竟谁的命不是命呢?
俗话说得好,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
所以,林冲虽然很不想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可是他最后还是这么做了,甚至还特意在梁山新出的法纪中写到:凡梁山上众人,士兵地位最高,其次商人,最次平民。
什么!不服!你不服你可以选择当兵啊,只要你成为了士兵,那你也可以享受到最高的待遇了。
好吧,林冲承认,这就是他耍得一个小手段,不过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基本上除了家中只有一个儿子的,其余每家每户都有人选择去当兵,多的甚至是二、三个,这也就是为什么梁山上能有那么多兵的原因所在了。
当然,在这一年里,林冲不止扩展了梁山上的规模,还将情报网撒向了整个大宋。
现在的林冲基本已经断定北宋朝并没有飞鸽传书这种传递消息的方式,因为他派出大批人马去打听过这一点,可最终的结果就是没结果,因为根本就没有嘛。
得知了北宋朝没有飞鸽传书这种传递消息的方式后,林冲顿时就动上了脑筋。
虽然飞鸽传书有一系列的缺点,但仔细想想却并非没有办法克服的。
飞鸽传书最怕什么?无疑就是传递消息的鸽子被人误射落之后得知其中的消息嘛,可林冲表示这个其实很好解决的,只要设置一组简单的密码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如果怕密码被泄露出去可以一季度更换一次甚至是一个月更换一次都没关系,虽然麻烦是麻烦了一些,可是胜在安全啊。
至于鸽子只能单线程传递消息的这个缺点,林冲也想到办法了,那就是由梁山出资派出一些绝对信得过的人去宋朝各地开酒楼。
当然了,表面是开酒楼,暗地里却是训练信鸽,这样既可以敛财,又可以打听消息,还能寻找人才,甚至还能成为传递消息的中转站,如此一举多得的事,何乐为不为呢?
而且林冲还特地设置了十名运输人员,他们的责任就是负责运输各地之间的信鸽和传递变更的密码。
另外,林冲为了保险起见,还将传递的消息分为了三个档次,即普通、紧急和特急三档。
普通的消息自不必多说;而紧急的消息至少要分两条不同的路线传递;至于最后的特急的消息嘛,则必须是分三条不同的路线传递,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梁山可以得到紧急和特急的消息了,从而有足够的时间想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即使是这样,可林冲还是不放心,考虑了好久之后,又特地增加了一条规定:凡是收信方接收到传递方传递过来的消息后,必须回信一封告知传递方,如果因自身大意的原故而导致了没有回信的话,次数一旦达到两次的,直接撤销其职位,让有能力者担任。
后来又经过了多次变更后,最终将传递消息到收到回信中间的时间定为三个时辰,要是三个时辰之内没有接收到回信的话,必须再次传递一次信息给收信方,同时派人用骑马的方式前去告知,要是后面还没回信的话,那就极有可能出问题了,无论任何消息都必须无条件提升到特急并将此次事件的详情写入消息中传递回梁山,然后要特别注意自身的安全,情况特殊的话甚至可以放弃据点选择保命。
至于林冲为什么将传递消息到收到回信的时间定为三个时辰呢?那是因为林冲在经过多次试验后测试出了信鸽的飞行速度,最慢的也有近七十公里每小时,快得能达到八十公里甚至是九十公里,而分布在各地的酒楼最远的也不会超过二百公里,所以理论上来说只要不出意外情况的话,三个时辰绝对可以让信鸽飞一个来回了,毕竟他们只是做为一个传递消息的中转站而已,并不用他们去翻译。
如此一年过去之后,林冲依照以上的方法,已经渗透了至少半个大宋朝了。
也就是说,如果现在宋朝廷想要攻打梁山的话,根本就瞒不了林冲的耳朵,甚至连主将姓名、带了多少人马、为什么攻打梁山等等信息都会被林冲提前知道的一清二楚。
另外,林冲通过这种方式,还搜索到了很多以前连打听都打听不到的人物,比如杜壆、孙安、袁朗、縻貹、萧嘉穗等等等等,可惜其中愿意加入梁山的还是只有少数,有名有姓的也就縻貹、唐斌、柳元等聊聊四、五人罢了。
虽然有些失望,不过林冲也能理解,毕竟要是真有心想要上梁山的话,在很早以前听到梁山的名气时就会主动上梁山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403528_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