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问:“什么事儿都找村长,人家烦不烦?”
鲍春花问:“如果粮食卖光了,我们怎么活下去?”
爸爸问:“人家天天来家里讨债,我们的日子怎么过?”
鲍春花说:“大不了厚着脸皮不理他们就是了!”
爸爸问:“一个人没脸没皮还怎么活?”
妈妈说:“我看被人骂几句死不了,没有饭吃很快就会饿死。”
爸爸愤愤地说:“没脸没皮地活着还不如叫我去死!”
鲍国中是一家之主,不听他的话不行,只得卖粮食还债。
鲍春花天天拉车去卖粮食,债主打发走了,粮食也卖完了。只剩下一些红薯。
肚子里只有红薯没有粮食和蔬菜是不行的。每个人都腹内发烫口吐酸水。如果不吃点儿红薯又饥饿难忍,头晕目眩,这样的日子真难熬。
鲍春花拿了个口袋悄悄离开家,到地里去捡粮食。她到路边田头搜寻散落的粮食。收割大豆的时候,有一些豆荚裂开,黄豆粒撒在地里,土地的主人没有耐心把这些粮食捡起来。鲍春花耐心在地里土里寻找豆粒,低头时间太长,觉得心里难受。她想直直腰活动一下,由于站起来的速度太快,眼睛一黑栽倒在地上。他在地上躺了一会儿,脑子才清醒过来。她想:“我是怎么了,有病了吗?不会的,我还年轻不容易得病。-----啊!对,是低血糖。没有饭吃,又不想吃红薯,缺乏营养。如果有巧克力,吃一块就会好了。可是现在不可能有巧克力。就吃几粒黄豆吧!”她抓了几粒黄豆,吹了吹豆上的黄土,放在嘴里咀嚼。吃下去以后,心里觉得好多了。他又开始寻找地里的黄豆。她捡了一些黄豆又去菜地里捡白菜叶。干黄的白菜叶已经有些发黑。冬天没有野菜,没有树叶只能捡一些干菜叶。他突然想起红薯叶可以吃,她就搜寻干红薯叶。因为人不吃菜体内缺乏维生素也会滋生各种毛病。
鲍春花回到家里,把黄豆和红薯叶洗净,放在锅里煮好,自己先尝尝,觉得还可以吃。爸爸妈妈妹妹也觉得好吃,每人都盛了半碗吃起来。妈妈说:“春花真的长大了,没有春花我们都得饿死。”
爸爸说:“我太没有用了,叫你们忍饥挨饿,吃苦受累。”
春花的弟弟春来忍受不了这样艰苦的生活,找了两元钱到镇上买了一碗面条。吃起来还可以,回到家里就感到肚子不舒服。鲍春花问清情况找了几片治肠炎的药给弟弟春来服下。到了夜里,鲍春来感到肚疼难忍,叫喊不停。三更半夜到哪里去看病呢?万般无奈,鲍春花只好去敲孙天喜的门。
她敲了一会儿没有动静,心中暗想:“夜里两点钟正是人们熟睡的时候,可能没有听见。”于是一边使劲敲门,一边大声喊叫:“孙叔叔!我弟弟病了,请你去看看!”
又是很长时间没有动静。敲门的声音越来越大,几乎大门就要要破了。孙天喜的门没有开,却惊动了邻居。邻居孙有道披着衣服出来了,问清缘由就替鲍春花叫门。
其实,孙天喜早就被疯狂的砸门声惊醒了。由于给这家穷人看病都是“白辛苦”,就不愿意出诊。由于惊动了街坊邻居,再不出诊就不好意思了。《见死不救》这个名声是很不吉利的,只有打起《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大旗才能使自己的钱包鼓起来。
孙天喜到鲍春花家里给鲍春来量了一下体温,又看了一下他的大便就说:“是病毒性痢疾,体温40度,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非常危险!”
鲍国中问:“求你赶快救他一条性命!我只有这一个儿子。”妈妈抱着鲍春来呜呜大哭涕泪横流。
孙天喜严肃地说:“赶快送医院吧!送晚了非常危险。”他收拾起听诊器体温表,就往外走。走到门口回头说:“去风丘县大医院看病,不要去小医院!到小医院治不好他的病。”孙天喜吸取了鲍国中看病的教训,如果鲍春来再出了医疗事故必然牵连到自己。至于鲍国中有没有钱治病,不是他孙天喜考虑的问题。
鲍春花把叔叔鲍国华叫来,准备去县医院看病。一切都准备好了,马上要出发,鲍国华问鲍春花:“带钱了吗?”
鲍春花说:“家里一点儿钱也没有了。”
鲍国华说:“没有钱谁能给咱看病呢?”
鲍春花说:“那该怎么办呢?”
鲍国华说:“你先看好春来,我去家里找钱。”
鲍国华家里都翻遍了连零钱钢镚儿都搜**净才凑了535元钱。三更半夜到哪里借钱呢?他们只好急急忙忙把鲍春来送到县医院。到了风丘县人民医院已经是凌晨5点钟了。
到了急救室,大夫看了一下病人严肃地说:“你们是怎么搞的,病人已经休克很长时间了,怎么才送来?谁是病人家属?”
鲍春花马上说:“我们都是!”
大夫把缴费单递给鲍春花说:“快去缴费!”
鲍春花一看缴费上的数字大吃一惊,不由得惊叫道:“两千元!怎么这么多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505410_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