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鹰。之前的修复工作已经完成。在下只希望诸位书友们不计前嫌给与点赞,在扔点鲜花,在下感激不尽。
李肃拿了金珠和宝马前去丁原大营劝降吕布。
吕布见李肃来了,急忙出迎。
“肃兄,离别多年,不知你在何处高就?”吕布问道。
“在下现在担任中郎将之职。”李肃说。
“肃兄恭喜。”吕布说。
“不知贤弟如何?”李肃问。
“哎,数年以前,家父亡故,布便流离失所幸得丁刺史所救,收为义子。”吕布说。
“肃走遍天下,认为天下人都不如一人。”李肃说。
吕布很好奇问道:“是谁?”
“董卓。”李肃说。
吕布眉毛直立,就要抽出宝剑。
“贤弟莫怒,且听我一言。”李肃说,“当今天子举止轻佻君无威仪,而陈留王聪敏机灵远胜于天子,天下人皆知。而唯有董公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将废立之言说出。实乃是真英雄。请看,这就是董公给你的。你的本事远胜于我,肃本事如此之低,仍可以当中郎将,奉先你要考虑。”
吕布没看珠宝,但是他看了赤兔马,眼光直冒,却忍住了。
他说:“肃兄且先休息,待我思虑一日,明日给你答复。”
李肃见有戏,连忙派一个信使告诉董卓吕布的反应。董卓大喜就批准了李肃的计划。
傍晚,吕布命令死士看住李肃,自己去丁原的大帐议事。
“义父,正如李将军所料,董卓派人劝降我。”吕布说。
“布儿,你去打入董卓军内部,朝廷里有几位大人会帮助你。文远,奉先投靠过去后,你随他同去,来打消董贼的怀疑,也帮助他起事。奉先,你诛杀董贼之后就投靠李世民吧。”说完便横剑自杀。
“义父。”吕布哭着说。
吕布张辽跪着说:“义父(主公)放心,我等必定诛杀董贼。”
二人又对李世民说:“请不要把义父(老主人)的人头交出去。”
李世民有些为难,他也不想交出丁原的人头。此时,高顺带来一个长得酷似丁原的士卒。
“主公,此人问说丁刺史之计,自愿冒充丁刺史被斩杀。”高顺说。
“你放心,你的妻子儿女我替你照顾着。”李世民说。
“谢主公。”士兵说。
李世民偷偷地安葬了丁原,又砍下了这个士兵的人头交给吕布。
吕布说:“董贼,我不杀你誓不罢休。”
“奉先此去任重道远,保护好自己。此番你甘愿忍辱受制于董贼,受李世民一拜。”李世民说着,俯身拜倒。
吕布扶起李世民,说:“主公何故如此。我一定杀了董贼。”
“奉先放心,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我都会为你正名,绝不会让你含冤过一生。”李世民说。
李世民和张辽掩饰住内心的悲痛回去了。
吕布拿着假丁原的人头去李肃的帐篷叫醒了他,说:“快走,这是丁原的首级,我们去投靠董公。”
李肃大喜。
二人去投奔董卓,董卓大喜,封吕布为骑都尉,温候,统领并州郡。
吕布假意谢恩。
第二天,李世民依计找到“丁原”的尸体,大哭并且办了丧事。董卓知道后大喜。
此时他听到军卒禀报李世民领军讨战。
董卓命吕布出战。
高顺迎战。
两人假意打了数十回合,吕布一戟打在高顺左臂,高顺受伤败走。
吕布依计连续打败了张飞、赵云、秦琼等人。
董卓看了便打消了怀疑。
李世民领军“败退”。
董卓又收编原先何进手下的人马。
原大将军府幕僚鲍信不肯归附董卓,向袁绍提出将董卓引诱杀害的计划,袁绍不敢,鲍信则弃官逃亡。
董卓邀请袁绍等人到显阳苑商议废立,袁绍不同意,提出要去请示太傅袁隗。袁绍说:“恐怕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你的意见!”
董卓闻言大怒:“竖子!天下事现在我说了算?我现在要废立,谁敢不从?你以为我董卓的刀不快吗!”
袁绍反讥:“我剑也未尝不利!”然后拿着佩刀作揖而去。董卓知道袁绍的声望地位,也拿他没办法。
董卓将废立之事汇报给太傅袁隗,袁隗同意。袁绍因此弃官逃亡至冀州勃海郡。
八月三十日,董卓在朝会上提出废立之事,并以霍光事为例,自比田延年(谁反对就立刻处死),满朝文武只有尚书卢植站出来抗辩,董卓被顶撞得无言以对,气得罢会。后来董卓还想寻找机会杀害卢植,但被蔡邕、彭伯劝阻,卢植则弃官逃亡。
过了几天,他囚禁少帝、唐姬和何太后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508098_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