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是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所讲的治国方略。而隆中在湖北省襄阳境内。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于是,为了这件事,打zui仗、争执都闹了一千多年!这是何苦之来?
诸葛亮的前世今身我们就暂且不扯。
但争夺诸葛亮隐居地,南阳郡与隆中一直开撕。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开始了文化之争、利益之争。
诸葛亮都过世一千八百年,还要被这些无聊的人拉出来,天天整撕逼大战。
试想一下,天天都有人在争辩,这不是闲的没事,纯粹闲扯淡!
诸葛亮到底隐居在哪,是隆中还是南阳郡,一直都在争议之中......
如果你是诸葛亮,应该选在哪隐居?
首先,南阳郡是不是诸葛亮隐居躬耕的理想之地?答案是非也。
南阳郡最初是南阳太守张咨之地,张咨被长沙太守孙坚所杀,后被袁术占据。
“南阳郡户口数百万,因袁术奢淫肆欲,征敛无度,百姓苦之。与刘表不平而北连公孙瓒;”。
袁术战败后,又被张济、张绣叔侄所占。
张济死后,张绣又和刘表联手抵御曹操,先战后降,投降后又复返,最后又投降于曹操。
种种你争我夺,都说明南阳是个兵祸连连的是非之地,绝不是隐居躬耕的理想之地。
记住这是龙九啸的观点之一!
诸葛亮是隆中的,但当时隆中归南阳郡管辖。古人介绍自己时,都喜欢说大地方,总不能在介绍的时候说“我在南阳郡下面一个叫隆中的小地方种田”,所以诸葛亮就简称说在南阳种地。谁知道这个用字精简的介绍,竟成了千年“撕逼大战”的导火索!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郡还是隆中?此问题争论由来已久。其实在当时隆中只不过是南阳郡下的一小县城而已。
今日隆中在当时属于南阳郡邓县管辖,“躬耕于南阳”中的“南阳”是指南阳郡。
换句话说,就是:当时的隆中归南阳郡邓县管辖,所以诸葛亮自称“躬耕于南阳”。而当时的隆中后来又划归古襄阳管,毕竟天下纷争,你争我夺,很正常。这就是今天的古襄阳隆中!
庞统,也就是凤雏,是古襄阳城东5里处。
向刘备推荐卧龙的水镜先生司马徽是古襄阳漳南水镜庄的。
老丈人黄承彦,是隆中附近黄家湾的。
诸葛卧龙的老婆黄秀英是古襄阳人。
诸葛亮娶黄秀英之后,三番五次地和岳丈见面。古襄阳那么大,如果诸葛亮在其他某个地方隐居,频繁拜见泰山大人,在东汉末年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诸葛亮在古襄阳结交了众多的名士师友,如庞士元,孟公威,崔州平,徐元直等,他交友、求学、拜师、结婚等社会活动全部发生在古襄阳,其亲戚也全都住在古襄阳。
诸葛亮的亲友中,没有一人住在南阳宛城;就连其投身蜀汉后马谡、马良等文臣武将也是古襄阳人,若诸葛不在古襄阳隆中躬耕,定不可能建立如此之社会关系;
当时诸葛亮的社会关系几乎都在古襄阳。南阳与古襄阳相隔140多公里,那时又没有高速,动车,难道说诸葛亮那时候脑子,有事没事骑个驴子跑求几百里从南阳到古襄阳找朋友。除非诸葛亮是疯了。这是龙九啸的第二观点。
而古隆中风景绝佳,风水奇好。如果你是诸葛亮,隐居地会选哪?毫无疑问选——隆中!
据史料记载,诸葛亮17岁随叔父诸葛玄从山东到古襄阳,隐居隆中长达10年。历史上闻名的“草庐三顾”和“隆中对”都发生在这儿。
诸葛亮的故居在隆中,在古木参天,曲径通幽的qun山拥抱之中。
此地离古时南船北马的古襄阳城很近,交通便利,消息灵通。正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诸葛亮在此居住十年,在家耘耕苦读,出门广交有志有识之友,总算成为名重其时的人才。
古隆中位于古襄阳城西13公里处的qun山之中,这里可谓清静幽雅,天蓝山青水碧。山虽然不高但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密。
风景清幽的地方,空气清新,负氧子多,可谓天然氧吧。对于修身养性有利!
隆山耸翠,山亘绵长,旗山旋峙,qun山环抱,山水俱全,是个风水好地方。
隆中因山水环境培育了诸葛亮这样的俊杰,而备受世人关注。这是龙九啸的第三个观点!
全天朝只有古襄阳有隆中。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三分天下、联吴抗曹的战略就叫隆中对。这是举世皆知,家喻户晓的。
目前古襄阳还有大头菜,又叫孔明菜,是地方特产之一。相传孔明发现行军打仗,蔬菜容易腐烂,就想了个办法,将萝卜腌在盐里面发酵。做出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