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自己能够退到哪里去?河南?山东?还是河北?很显然,不论自己退到哪里,到时候自己都不会有现在的荣光了,到时候如果革命军继续进军河南等地,自己又将拿什么抵挡?
而且,退一步说,就算革命军放弃了进军河南等地,北方那些看见自己实力大损的军阀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其它的先不说,就说奉系张作霖这个大土匪,以自己对他的了解,加上以前的深仇大恨,那个大土匪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的。
所以,不论从哪方面来说,他都不能让这次“武汉会战”失利,在情报不足的情况下,他只能根据之前汀泗桥那里传来的信息,从这些信息里面提取有利因素,在武汉这边布防,同时,他也要做好外围阵地失利的准备。
他要在城内也设置大量的防御工事,如果外围阵地一旦失利,那么他将会和革命军在城内进行巷战,在自己占据先机优势的情况下,他会用巷战告诉革命军的人:这里是他吴佩孚的地盘,不是你们革命军可以撒野的地方!他要通过这些布置,将武汉打造成一个铁桶一般的存在!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不提吴佩孚的“铁桶武汉”计划。
另一边,刘峰的川军和蒋光头的革命军,双方在商讨好进军计划之后,两人便安排麾下将士们前去休息了,除了留守的革命军两个师和川军的一个旅之外,剩余部队人员,包括后勤部队的炊事员在内,所有人都进入了梦乡。
次日,天色朦胧之际,所有即将出征的人员就已经开始集结,清晨八点,随着刘峰和光头的一声令下,革命军和川军共计十二万人开始缓缓向着武汉进发……
………………(我是万恶的分割线)………………
一天前……
在距离咸宁城不到三十公里的地方,那里存在一座横隔在咸宁与武汉之间的小镇,这里可以说是直系吴佩孚军在武汉之前的最后一个防区,在这里,吴佩孚也是布不到一万人的兵力。
而因为这个地方的地形有些不利于防守,加上在战前吴佩孚更多的是想采取主动的进攻态势,即便是防守,他也更多将希望寄托于汀泗桥那边,对于贺胜桥这边却是没有太过重视。
因此,这边也只是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象征性的驻扎了一个师的部队。甚至就连防御工事都没有修筑太多,只不过在后来,吴佩孚听到汀泗桥那边战况不力之后,才命令贺胜桥驻军大力修建防御工事。
如果不是因为这样,恐怕现在的贺胜桥,最多不过是一些沙袋和栅栏构筑的简单工事,而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多出了那么多的战壕、防炮掩体了。
但是尽管如此,因为只是仓促构建,加上直系士兵们的“出工不出力”的影响,所以这些战壕掩体多数都只是一些“豆腐渣工程”,比之之前咸宁城外的那些临时工事都显得不如,这样一来,这些防御工事的防御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且不管刘峰知不知道贺胜桥的情况,就算是他知道了,他也不会在乎这种东西,别说这些可有可无的“豆腐渣”,就算是耗费大量精力构筑的就“坚固”工事又能如何?只要不是那种厚厚的钢筋水泥工事,再多的土木工事在重炮面前都是平等的,无非就是多耗费一些炮弹罢了。
就算是吴佩孚构建了少量的钢筋混凝土工事,那也没什么关系,川军炮兵可不止有榴弹炮,他们可是也装备了不少的加农炮的!所以,不论如何,这些都不重要,在绝对的优势条件下,“神马都是浮云”。
大军一路向着贺胜桥开进,并没有像后世历史上革命军那样,兵分多路,而是选择了直接从正面进发,对于贺胜桥,刘峰压根就没想过要玩什么计谋,没那个必要,与其在这里耽误大量时间去思索玩儿心计,不如直接横推。
反正又不是像咸宁城那边,那边拥兵数万,而且因为县城的缘故,刘峰不可能去炮击县城,这样一来,如果横推的话自然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么做不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是自己这边的损失必然也不小!
君不见后世电影中的那些riben鬼子不也是在进行巷战之时伤亡巨大吗?虽然那些电影有夸张的嫌疑,但是这毕竟是一个事实,不论如何,这种伤亡都不是他刘峰想要的。
而贺胜桥这边,就这么点兵力,而且这边的地形还十分不利于防守,这种情况下,刘峰要是再犹犹豫豫的,那还玩儿什么?以后是不是每次战争,不论大小他都得去慢慢琢磨?仔细研究要怎么打?
那他还不得烦死,他可不想成为“诸葛亮”,“诸葛亮”做得是没错,事必躬亲,硬是将一个弱小的蜀国打造成一个可以三分天下的势力,但是结果呢?这么一个“强人”竟然活活给累死,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最大的遗憾!
所以,这一次的战斗,他并不想插手,就让手下这些将军们自由发挥吧,这些人可都是这些年从四川陆军士官学院脱颖而出的人才,而且由于刘峰信奉的是“按能力说话”,所以这些人可不向是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