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浩一巴掌拍在桌上:“凉州的赵正帮柴绍攻打玉门关?”
石永安紧张得额头冒汗:“赵正的父辈是柴绍的家将,赵正手上的兵权原本就属于柴绍,太守大人不想跟他们打仗可以用钢砖、水泥向他们妥协。”
李云浩分析,赵正应该不只是单纯的想帮柴绍报夺走妻子的仇恨,他的目的是玉门关独有的纯钢。
李云浩说道:“我李云浩绝不妥协,柴绍和赵正想干架我等着他们。”
石永安觉得李云浩太过自负:“年轻人火气大、不懂圆滑的方式处理人情世故,我希望你能动口千万别动手。”
李云浩的想法正好跟石永安相反:“对付敌人最好的方式是将他打趴在地,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直到彻底打残他。”
玉门关拥有水泥城墙做防御工事,在短时间内把昆仑奴跟矿山奴隶训练一下至少可以打一场防御战。
石永安叹气:“玉门关的士兵加上昆仑奴的人数才2000人,柴绍跟赵正的兵马加起来起码有5万人以上,这场仗不好打。”
李云浩风轻云淡的回答:“即使10万大军也不能攻破玉门关。”
石永安阅人无数,他从李云浩脸上捕捉不到一丝害怕,反而察觉到君王才有的亢奋笑容。
李云浩在石永安脑海里变成一条潜伏在芦苇塘里的巨.龙,这条巨.龙在等待猎物上钩。
石永安还想跟玉门关继续做生意,不能把话说死:“希望下次我来玉门关的时候还能看到太守大人。”
石永安临走前好心提醒李云浩:“柴绍的军队会绕远经过寒江关从西北方向攻打玉门关,凉州的赵正负责从东面城门攻打玉门关。”
李云浩惊异的问道:“柴绍要去寒江关?”
石永安点点头:“我离开凉州的时候看到柴绍带兵绕远路,绝对是去寒江关。”
李云浩开始担心樊梨花,她回寒江关途中很有可能会遇见柴绍的2万兵马。
李云浩穿上轻装盔甲把校尉召来。
“吩咐带有军衔的军士召集50名精壮士兵跟我去西北救人。”
10分钟过去。
李云浩带领50名装备精良的骑兵出征。
城墙上的士兵用羡慕的目光看着出征的骑兵。
“真羡慕他们出征,我也想报效大唐、为玉门关出一份力气。”
“得了吧,你就是想有一套骑兵装备。”
“兄弟看破不说破好不好,出征的士兵可以获得最新款的骑兵三件套,我能不动心才怪,三棱箭、骑兵弯刀、合金盔甲。”
“我上次在靶场试过三棱箭头,一箭射穿碗口粗的木桩,射在敌人身上绝对能穿透他们的防御。”
“骑兵弯刀在马背上借助chong.刺的惯性能砍碎敌人的盔甲。”
“合金盔甲拥有超强防御力,重量只有20斤而普通弓箭却不能射穿,比突厥人引以为豪的铠甲更都结实。”
士兵看着被选中的骑兵出征,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城墙上驻守。
这是李云浩来到玉门关的第二次出征,上次剿灭突厥山贼大获全胜之后玉门关士气高涨,士兵都希望能出去打仗建立军功。
李云浩骑着骏马俯在马背上减少空气阻力,50名骑兵紧紧跟在他身后。
古代普通战马时速35公里,寒江关距离玉门关300里,最多4个小时能赶到寒江关。
校尉骑着马快速靠近李云浩:“斥候在左边挥红旗,他可能发现柴绍军队。”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