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总兵官,英.国公现在后溪,还有三个时辰就要到了,先遣官已经进城,神机营五千兵马,铳炮并进,粮弹充沛,总兵官大人可放心了。”
文双道。
“小王子这次来势汹汹,本将看来,他至少带来了十万人,并且还是精锐,我们的条件是,兵力和他差不多,加之有城防护卫,神机营援军,照说是万无一失,不过本将还是有点不安。”
王勇背着手在城楼上渡步起来。
“总兵官大人,大同和辽东,蓟州,宣府都有不同,其他地方都有山川之险作为天然屏障,而我们这里一马平川,非常适合蒙.古骑兵的纵横驰骋。”
“蒙.古兵战斗力又普遍高于我军,将军,我们只能固守才有把握熬过去。”
文双开始起分析战局。
“文双,你说的是实情,守,谈何容易啊!不瞒你说,陛下的圣旨一个时辰前就已经到了”。
王勇双手当空对着京师方向一拜,这是将领穿甲胄时提到皇帝的标准礼仪。
“哦?总兵官大人,陛下的意思是?”文双问道。
“陛下的旨意,是出城和他们先打一仗。”
王勇的语调瞬间沉重起来。
文双明白了,总兵官大人是在权衡利弊得失。
也就是说他对天子的旨意是有所反对的。
但是又有顾忌,顾忌英.国公张文平的到来。
因为英.国公张文平的到来更像是来当监军的。
想必张文平那里也收到了皇帝的决策。
出击?如果单单论勇敢无畏,王勇和文双都不在话下,他们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猛士。
而这样大规模的战争不仅仅考虑的是自己的勇猛,而是谋略。
千里之外的少年天子哪里懂得这些?
王勇想来想去半天,还是觉得回一个公文再询问询问。
但是军情紧急,这样一来一回恐怕又得六七天,到时,战场上的情况已经变了啥模样都不知道了。
“报告总兵官大人,八百里加急文书到。”
王勇的一个负责和京师联络的亲信满头大汗的来到他身边。
手上是一封被火漆封得严严实实的招文袋。
打开一看,是一封当今天子御笔写的圣旨,上面写着:
“王勇听旨:文平到大同之那一刻算起,有权接管一切军事指挥,节制所有官兵,包括总兵官。”
领旨谢恩后看完圣旨,王勇内心是五味杂陈的。
这不是架空他了嘛,这不是临阵换将嘛。
战争中不该发生的,和应该避免的都被当今天子给犯了。
听还是不听?遵旨还是抗旨?
王勇还真的难以定夺。
那些兵部的人到底搞什么鬼?
是谁给皇帝支招的?
看着城外黑压压的鞑靼兵,王勇真想现在就冲出去杀个痛快,就算被杀了,也比这样的郁闷好。
这只是一瞬间的想想而已,作为一个总兵官,他的职责是守住大同。
这里距离京师实在太近了,并且是毫无屏障的。
整个下午,王勇都在城楼上,不时指挥着排兵布阵。
同时,他也在观察着鞑靼军的动向。
夜幕很快来临,鞑靼在城下都开始点起来了篝火。
英.国公张文平率领的精锐也在鞑靼还没有做到合围的时候进了城。
“末将王勇叩见国公大人!大人千岁千岁千千岁!”
“将军不必多礼,文平此次前来乃是和将军你同舟共济,希望将军多多提携。”
张文平回答的让王勇的心舒服了一些。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来源4:http://b.faloo.com/p/50429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