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崛起之华夏

大清海军甲午殉国第一舰广乙(转)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战,小小的广乙战斗力可见一斑。

    烟雾中广乙舰的身影一闪,立刻遭到秋津洲和浪速的排炮攻击。而浪速舰的水兵随即发现自己低估了中国舰长的cāo舵水平–鬼魅般的广乙舰突然出现在浪速号尾后三四百米的地方,对一艘鱼雷炮舰来说,这实在是太有威胁的位置了。惊恐的浪速舰舷炮齐发,对广乙猛烈开火,而广乙的炮弹也击穿浪速的舰体,摧毁了它的锚机。几个小时以后被俘的高升号英籍船长高惠悌回忆“浪速号尾部被中**舰广乙号击伤的弹痕清晰可辨”。

    短短一个小时的战斗,广乙舰竟连续攻击了三艘比自己大得多的rì军战舰,象检阅一样驶过rì军的整个队列,这种攻击jīng神和果敢的战斗作风,在整个甲午海战中,除了邓世昌猛扑吉野的一瞬,几乎绝无仅有。

    可是,这个时候那位被rì军视若鬼魅的中国舰长,可能还在叫苦–只有三百米,若不是被秋津洲打坏了鱼雷发shè管,这浪速简直就是活靶子阿!

    这位中国舰长,就是广乙舰管带,游击衔守备林国祥。应该说,广乙舰能够在丰岛海战中打得如此活跃,和这位管带有很大关系。

    谈广乙舰的战斗提到了邓世昌并不算跑题,,因为这位林国祥管带和邓世昌有着太多的关联–两个人都是广东人,属于闽系海军中的异类,两个人都能讲流利的英语,都是福州船政后学堂驾驶班一期学生,而且,两个人还曾经在一条军舰上服役–林国祥曾任琛航舰舰长,他当时的大副,正是邓世昌!

    如果说两个人有什么不同的,那就是邓世昌虽然熟悉戎务,一生却只打过一次海战,就是他牺牲的大东沟之战,而广乙舰在丰岛的战斗,对林国祥来说,却不是他第一次参加海战了。

    林国祥是北洋舰队中甲午战前唯一有海战经验的管带。

    首先对前文中提到丰岛海战中广乙舰的作战过程作一点说明。此处提到的作战过程,参考了中国方面文献以外的各方记载,如东乡平八郎的回忆,三艘rì本参战军舰的作战rì志,观战外**舰的纪录以及权威的rì方文献,其间出入甚少。其中一些情节,看似不可思议,但也能在外方文献中找到对应。如rì军以两舰对广乙而仅以一舰对济远,除了根据当时的战斗rì志可以推断,还可在rì方权威的海战史文献《丰岛冲海战》一文中找到相应记载–“吉野が済遠を追い、秋津洲.浪速は広乙を追い”(吉野追击济远,秋津洲,浪速追击广乙)。可见广乙舰在作战中的活跃,是为各方所共同承认的,并非一家之言。

    当然,这不是说济远在一对一的战斗中就能占到便宜,毕竟它的吨位比吉野小了一千七百吨,舰龄,航速都劣于对方,一对一也是以弱敌强。只是小小的广乙居然能接连挑战三艘rì舰,确有超出本身实力的表现。

    广乙舰管带林国祥,字瑞喜,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一个建筑商家庭。1867年,因海军需要熟悉英语的人才,回国进入福州船政学堂后堂驾驶班一期学习,此后中国海军的主要将领,大部出身于此。由于福州船政学堂所在地点的影响,当时招收的学员多为福建本地人,外地人较少,是此后八十年里面中国zhongyāng海军被称为“闽系”的重要原因。

    但除了林国祥,同样因为英语出sè被选送到这个班的还有两名广东人。这两个广东人其一就是前面提到的北洋致远舰管带,中军副将邓世昌,另一则是北洋海军中唯一的国产装甲巡洋舰平远舰都司管带李和。值得一提的是,丰岛海战中济远舰管带方伯谦,此时也是林国祥的同学。

    对于林国祥,历史上评价褒贬不一。姚锡光在《东方兵志纪略》中把林国祥描写成了通敌叛国的怯懦之徒,称牙山战后,林国祥及部下的广东水师官兵向rì军屈节投降,出具誓约永不参与中rì战事方才得以回国。““广乙虽出险,而受伤已重,遂驶撞朝鲜海岸浅滩,凿锅炉,渡残卒登岸,遗火火yao仓*;而管带林国祥以下将登英兵轮,复截于倭舰,听命立永不与闻兵事服状,国祥以下连署与倭,乃得纵归。”

    大东沟海战后,朝廷派遣徐建寅到北洋水师中查验士气,对军中将领都有评价,其中对林国祥的观感为:“人尚可用,cāo守难信。”

    可是,当北洋危殆,朝中严命南洋水师增援时,张之洞的回答却是–“速派林国祥来,并令其举能带船之将弁数人,接南洋兵轮四艘,率以北行”。

    李鸿章则在给胞兄李翰章的信中称“丁云难起。林国祥中外咸称其奋勇。”

    到底谁说的更接近真实呢?

    笔者的结论是--刀笔杀人。

    谈到评价林国祥,说刀笔杀人,显然我是认为批判林国祥的说法不成立了。

    先看看那位徐建寅的报告。其实,无论徐建寅还是姚锡光,都是晚清官员中的佼佼者,徐建寅本身是科学家,曾负责监造定远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999wx.com/Book/6751836.s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999wxcom